“人穷不能志短,身体虽然有残疾,但是志气不能衰,只要肯干会干不偷懒,靠着勤劳的双手依然能够脱贫奔小康。扶贫不扶懒汉,只有自力更生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涡阳县涡南镇杨楼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大雨说。
杨大雨一家4口人,三个是残疾人。杨大雨本人患有肢体四级残疾;他的母亲患有肢体四级残疾,并患有慢性病;他的妻子有智力残疾二级。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在他父亲一人肩上。
杨大雨的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一个人挣钱,全家人花,日子虽然苦些,但是勉强能维持正常生活。然而人有旦夕祸福,经年累月的辛苦劳作让这个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也在一场大病中倒下了,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父亲倒下了,这对于杨大雨来说唯一的生活依靠也没了。父亲重病在床,母亲常年吃药,还有媳妇需要照顾,杨大雨面对困境没有退缩没有犹豫,而是勇敢地担起家庭责任。他千方百计想出路,最后决定发展特色种植业。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杨大雨申请了小额免息贷款,而且通过到附近种植园学习,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在村委会的帮助下,2017年,杨大雨把自家承包的十亩地全部种上了葡萄。“种植葡萄活不重,收益好,而且每年每亩地还有1000块钱的种植补贴。”
杨大雨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用心做好自己的产业。2018年,他种植的葡萄就开始挂果。为了提高土地收益率,杨大雨有时候还会在葡萄地里套种瓜果。“葡萄树下种西瓜也不错,去年葡萄收成一般,西瓜可没少卖钱。”杨大雨说,特色种植让他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他用这些钱给他父亲看病,家庭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很多。
“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了我,感谢党的好政策。如果没有扶贫政策,哪能有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在的杨大雨笑容多了,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茹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