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杨田镇:乘“互联网”东风,“电”亮乡村振兴路
来源: 2021-03-19 16:19:41 责编: 罗晓薇

bba6fdab48e3b7827d5ee79b86ece32

近年来,杨田镇乘互联网经济的东风,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坚持突出杨田特色农产品,利用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电商扶贫,促使农村电商成为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通过积极开展示范创建,2019年杨田镇荣获“安徽省电商特色示范镇”。

image

抓住电商机遇,80后夫妻返乡变成“新农人”

几年前,葛东生夫妇还是在外漂泊的务工人员,每次年后返程都会带上家乡的土特产给朋友们尝尝鲜,身边的朋友都纷纷称赞好吃,并感叹城市没有这样的“土味”,这让他嗅到了农村电商的新商机,毅然决然放弃了工作,回到老家扎根乡村,成为了“新农人”。

刚接触电商时,夫妇俩也是对电商行业一窍不通,属于“门外汉”,在货源和推广上碰了壁,每天的订单只有几单,为了提高品质、扩大销路,夫妻俩从挑选培育优质猪仔,到传统技艺手工腌制猪肉,再到给产品设计包装,他和妻子向身边的“土专家”请教,向本地的电商达人“取经”,从中不断摸索、反思产品销售的方式方法,及时调整产品销售“新路子”,如今的葛东生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养殖场,还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去年线上销售额达70余万元。

作为一名“80”后年轻人,葛东生认为网络销售农特产品思维不能中规中矩,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特价促销、短视频拍摄等方式吸引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接下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品品质,大范围大面积的推广产品,利用网络精准定位客户,把好产品卖出好价格。”说起未来的发展,葛东生信心满满。

image

搭乘“电商快车”,土特产出山变成“香饽饽”

“以前自家养殖的土鸡、土鸡蛋只能卖给周边的百姓,卖不上价,买的人也少,现在好了,一只老母鸡卖出去能赚几十块钱,而且也不愁销路,大城市的人都爱吃山里养的土鸡。”杨田镇杨田村脱贫户程发子养殖的土鸡是村里电商能人吴永康的货源之一。

定期收购周边农户家中的土鸡、干笋等土特产品,电商能人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们的增收,激发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脱贫攻坚按下“加速键”,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电商平台搭起了农村致富桥,实现了农特产品与市场的精准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帮助农产品把空间里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让优质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抵达老百姓餐桌,让更多群众搭上“数字快车”,凭借一根网线将产品变成了收入。

深入镇域企业,走进农户家中,一个又一个具有杨田本地特色的农特产品,正在通过“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走出山沟沟,走进网络镜头,带动农产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数据流“浇活”了三农,让农民知道了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同时也让消费者能够便捷地获取产品的信息,包括从产品的生产、包装到其他消费者的评价。

下一步,杨田镇计划成立农特产品企业协会,打造一支电商人才队伍,强化联农带农机制,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水平,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多渠道推广农耕小镇的农特产品和文旅资源,在带动消费扶贫的同时,建立农特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助力农民增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程志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