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长是个热心肠,邻里有事他帮忙,服务群众传民情,党群同心有保障。“企业招工了,看看谁家的人合适,赶紧去应聘”“养老保险开始收缴了”“俺家水管坏了”“我们两家的地边有纠纷”“孩子参军有啥政策”……家长里短、矛盾纠纷、政策咨询等各类信息,实时的出现在邻长群里,丹城镇的党员干部以“为民谋利的初心、为民尽责担当”,汇总信息,因人因地针对性的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办法,走访千家万户,宣传政策、调解矛盾,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徐某和张某本是同村邻居,因宅基地问题引发了一些纠纷,导致友邻破裂陷入僵局。双方多次争吵,继而发生肢体冲突,两家关系也因此降到冰点。邻长和村委会多次调解均未成功,丹城镇通过邻长群接到反馈后,立即组织派出所、司法所、土管所等部门成立专案组,通过现场勘查、本人及周边邻居仔细了解情况后,制定工作方案,同邻长一起做调解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并在各自的宅基地上都做出了让步,事情得到了完美解决,邻里关系也和睦如初。
自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成以来,丹城镇充分发挥片长、组长、邻长的作用,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从小事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1片还差20户、2组还差10户、3邻缴齐了……中午12时许,徐楼村社会养老保险收缴工作负责人正在村委会统计收缴人数。“往年这个时间村两委都趁着中午、晚上群众在家的时间入户收缴养老保险,自从邻长制建立以后,收缴新农合、养老保险等比较棘手的工作,现在反而不那么困难了,许多老百姓自己到村委会来缴,邻长真是个好帮手。”该村工作负责人高兴的说。
“邻长”从开始的“找着人民服务”,到现在的“人民找着服务”,渐渐成为了人民群众的服务热线,架起了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成为了党和人民的“传音筒”“连接线”。
“村民有事不用愁,政府帮你解忧愁”完美的诠释了“邻长制”这座党群连心桥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丹城镇党委、政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为民情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彭昊 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