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蔡村镇河冲村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这一主线,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到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组织党员志愿服务下队入户等方式,收集群众心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家住河冲村西冲组的村民汪某便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司法服务的“零距离”和“接地气”。在一次走访中,志愿工作人员了解到,70岁的汪某目前独居家中,子女均已在外成家立业,汪某感觉生活孤单且基本生活不能得到很好保障。汪某表示,希望子女能经常回家探望并且按月支付赡养费。志愿者立即联系其子女,对其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告知他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其子女表示,自己工作非常忙,有空就会回家探望,关于赡养问题,父亲每月可以领取1000多元的养老金,应该可以维持生活开支,双方各执一词。经党员志愿者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后,汪某认为仍未达到个人诉求,决定就其子女未尽赡养义务一事向泾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村委会积极配合下,泾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于4月12日在河冲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在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及诉讼代理人分别做了陈诉以及举证,审判员认为此案双方焦点矛盾并不突出,决定当庭调解,审判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解,村委会干部也和双方当事人再次谈心谈话,化解矛盾,在审判员和村委会干部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汪某和其子女都充分认识到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主动要求调解,汪某表示自己理解子女工作繁忙,子女也表示以后会尽量抽空回家探望父亲。在审判员和村委会干部的见证下,双方愉快地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父子、父女和睦如初。
庭审结束后,原告汪某对村委会干部和审判员表示了深深的谢意,连连说道:“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又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贾玉革 范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