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5月份,砀山县砀城镇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组织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汛前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工作台账,并限时完成问题整改;不断完善防汛抗旱防台风等各类方案预案,做到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等环节“全覆盖”,为防汛救灾工作夯实基础。
2020年以来,砀城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指决策部署,全镇上下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最大限度减轻了夏季汛期强降雨洪涝灾害损失,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砀城镇处于砀山县中部主城区,常住人口约196300人,河流分布广泛,一旦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该镇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成立镇党委书记仇卫东同志任组长的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召开防汛救灾专题会议,拧紧责任链条,对各项防汛工作周密部署、全面检查。成立应急抢险小分队,组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防汛队伍,应急队伍共27个小队、计1265人,配备抢险救灾装备,开展相关技能培训,稳固的应急抢险力量,为防汛救灾提供坚强的保障。
认真排查,迅速落实整改。进入汛期以来,该镇分类别开展多批次防汛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责任清单,根据职责分工迅速落实整改。开展排水管网大检查,清理疏通排水管网,共疏通沟渠34条,购买波纹管和水泥管52.7万元。开展应急发电系统大检查,对应急发电系统容量升级改造,确保一旦停电后,备用发电机自动启动。开展消防设备器材大检查。共排查出两处小区内消防设施瘫痪,消火栓无水、缺少灭火器、各类照明疏散灯具损坏等问题,均按要求维修更换整改。开展河道淤积问题大检查。出动挖掘机疏通河道,清理水草和淤泥等,共支出挖掘机资金20万元,使镇域汛期内河流通畅,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加强协调,联合做好防汛工作。砀城镇积极主动与县防汛部门加强沟通,县气象台第一时间发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获取准确的预报信息进行通报,做到及时预警、快速响应。备足备齐防汛抢险物资。2020年,砀城镇政府与好又多超市签订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协议,在好又多超市设立防汛物资储备点,共储备直径8mm的铁丝3000公斤,防汛编织袋6000只,2.5米长木桩200根,雨衣150件,雨靴200双,使防汛抢险物资配备到位,发挥作用。
多措并举,排涝除灾保民生。2020年入夏以来,砀山县多次强降水,全县受水灾面积较大。该镇采取多项举措,以“防”作垒,以“雨”为令,以“排”保民,努力消除汛期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李屯村精准实施幸福沟治理工程,全长2830米,连结、贯通全村和农业示范园区内大小沟塘,有效解决4000多亩农田的雨季排涝问题。各村细致开展排水沟清淤治理工作,保障汛期沟渠畅通。7月22日持续大暴雨让李屯村振兴塘水平堰外溢,李屯村破塘堤向幸福沟泄洪,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冲锋在前,党员干部防汛忙。2020年7月开始,砀山县多次暴雨倾盆,老旧小区以及低洼地带水位迅速上涨。砀城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参与防汛抗洪工作中。联合交警部门做好城区内的交通疏导,在辖区内积水较多的点位设置警示牌,并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或转道绕行,全力保障居民群众出行安全;村(社区)两委成员24小时值班在岗,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抢护,及时处理排查出的隐患;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带动群众力量共同防汛。防汛期间,砀城镇组织党员干部对群众卫生状况、住房安全隐患、农田积水等详细排查,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共排查出18个受损房屋,对受损房屋勘察检验、修缮改造。对辖农户的房前屋后及低洼地带等易发积水点,进行排水防汛作业,共出动挖掘机31台,水泵36台,清沟沥水30000多米,涉及受灾面积约34800余亩。
未雨绸缪,水利冬修力度大。鉴于2020年夏季的洪涝灾害带来的教训,砀城镇大家水利冬修的力度。在李屯村实施水利冬修工程,新挖和疏浚沟渠7050米,其中刘屯自然村450米、宋屯自然村750米、千亩樱桃园区5850米,加上疏浚的幸福沟和夏季汛情期间开挖的沟渠,基本实现对全区域农田“全覆盖”。(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