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劳模刘瑞莲:全国文明村的“掌舵人”
来源: 李艳龙 2021-05-06 09:11:55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多年来,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党支部书记刘瑞莲,带领村民三次创业,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村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路子。白腊园村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村”,1997年10月,她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2002年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2008年3月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等。

image001

为让科学技术帮村民打开致富大门,1988年冬天,刘瑞莲决定在全村引进水果新品种红富士苹果,并决定统一调查土地,统一品种,统一规划定植统一管理技术。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1990年红富士苹果达到盛果期,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500元,到1995年底人均收入达4800元。

image004

为把白腊园建成现代化的新农村,刘瑞莲带领群众栽培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银杏树,又定植200亩美国红苹果,被省妇联命名为“三八”绿色工程基地,筹资打了一眼204米的深井,让全村人吃上卫生的自来水。群众有了钱,盖起楼房,购置彩电、冰箱、洗衣机、三轮车、摩托车等,装上程控电话。白腊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image006

1998年随着全国水果价格大幅度下跌,刘瑞连另寻新思路,发展大棚油桃生产,帮助果农油桃销售,全村30万斤大棚油桃便销售一空,有的一亩大棚超万元,当年不仅收回成本,还有几千元的盈余。看到油桃变成大把的钞票,装进群众的口袋,刘瑞莲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30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刘瑞莲带领群众多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棚油桃达到规模化生产,带动辐射了周边四省七县的大棚油桃的种植。看到往日的万元户,如今达到数十万元、百万元户;看到一个个学成归来的大学生,她开心地笑了。(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