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电力“特种兵”保电过“五关”
来源: 李荡 2021-05-06 14:13:32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按下开关,灯亮了,似乎就应该这样。然而,这不曾中断的供电背后,有人行走在田野山坡,护佑着一条条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5月1日早晨,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班长吴伟和班员孔岩、何禹从泗县返回宿州,他们圆满完成了宿州供电历史上保电时间最长、保电范围最广、线路最多、人员最少、情况最特殊的艰巨任务。 

从4月6日到4月30日,宿州220千伏刘尧变检修、220kV宋湖变#1主变停役、新建110kV泗南变T接改造,宿州东部的灵璧、泗县共有6座110千伏变电站单电源供电,万一输电线路出现异常,就会造成区域性大面积停电,被列为持续性的电网四至六级风险。 

接到保电任务后,4月6日一大早,班长吴伟和班员孔岩、何禹等人赶到了灵璧地区开展线路特巡。今年春季雨水多于往年,雨后的麦田,走过就是深深的脚印,下半身被露水打湿,露水浸到鞋子里,尽管雨后天寒,但他们都汗湿了衣衫。全身上下都是“湿人。他们沿线路行走,认真察看每基铁塔塔材和上方的导线及附件,遇到线路跨河,有时需要绕道好几里才能走到下一基杆塔。发现有人钓鱼,就走进钓者宣传在输电线路下方钓鱼的危险性,为了让钓者“看到危险”,就把手机里的钓鱼触电死伤的视频给他们看。现场受到教育的钓鱼人走了,就这他们还不放心,还要再回去看看,一是防止他们再回头,二来防止其他人来钓鱼。  

从保电开始那天起,吴伟他们每天巡视十多小时,吃住在泗县、灵璧,班长吴伟安排驾驶员轮换班,他有兼职驾驶员证,既当巡线员,又当驾驶员,还要安排埇桥区北部输电线路的正常巡视工作,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孔岩知道这次保电是场硬仗,在出发的前一天,他把平时留的长发刮了个光头。他说,光头不用梳、不用洗,早晨洗脸擦一把就行了。一心放在护电上,孔岩的目光也特别敏感。有一天在泗县开发区,吴伟开车在行驶中,孔岩突然叫停,说右边几百米远的地方有吊车。他们近前查看,果然是吊车在输电线路下进行安装路灯作业。他们向吊车司机说明了危险性,并在现场看着他们施工,以保持吊臂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只要发现有隐患,就睡不好觉”。孔岩发现灵璧110千伏勋金输电线路附近有建筑施工,他上前宣传告知操作人员要保持安全距离,但他没有走,对方干到半夜,他就在现场看护到半夜。 

这次保电,正赶上网络安全检查,所有的智能监视设备和系统都关闭了,护线保电全靠脚力、眼力。吴伟、孔岩、何禹,他们三个人都是退伍兵,都是党员,又都参加过北京奥运保电,可谓是保电的“特种兵”。在关键时刻,他们一个人顶几个人。脸色黝黑的吴伟说,线路交给我们了,如果出现线路因外破跳闸,就是丢你们的脸。孔岩也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保证输电线路可靠供电,是自己的责任。何禹也笑着说,20多天没回家,虽然苦点累点,但与当兵服役时训练比,不算啥。  

在保电特巡期间,为防止埇桥北部输电线路出现异常,他们还向工区申请了柔性团队协助巡视。所谓柔性团队,是由运检室各专业尖兵组成,一旦需要,及时派遣。    

4月29日晚上,因检修陪停的六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恢复送电,当夜,狂风暴雨,吴伟等三名保电人员的心一直悬着,没有丝毫的睡意,担心线路出问题。一夜暴风雨过后,所有的输电线路安然无恙,他们才放心。  

26天,他们穿梭巡视6条110千伏线路,行程7000多千米,圆满完成了阶段性保电工作任务,保障了宿州电网,特别是两座牵引站和东部灵璧、泗县地区的多个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通讯员 李荡)(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