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坚持党建引领,成立村级劳务公司,积极探索“抱团”发展模式,借助本地电商优势,“三向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成立劳务公司,整合集体经济发展资源。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帮助农村闲置劳动力实现稳定增收,该县着力推进村级劳务公司建立,以村集体名义成立劳务服务公司,采取“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广泛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积极协调人社、农业等部门组织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服务技能,并将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购置的挖掘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投放其中,通过租赁和主动承接村内、村外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美化、空心村整治、环境治理、拆违控违等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该县41个村率先成立村级劳务公司,共开展劳务技能培训13场次,培训劳动力2100余人次,通过开展各类劳务服务活动,每年可稳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4.7万元。
探索“抱团”联建,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针对各村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发展能力差异,该县坚持“以强带弱、因地制宜、互助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抱团”发展模式。李庄镇以集体经济强村带动弱村的发展模式,形成“雁阵效应”,贾楼村、汪阁村和李园新村三村依托本地水果支柱产业,共投入450万元联建400吨冷库一座,不仅延长了农产品保鲜链,有效提高了本地农户时令水果的销售收益,同时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12万元。赵屯镇张新庄村、汪屯村、杜阁村、万楼村、黄庄寨村、卞楼村六村共投入2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900余平方米的大型冷库一座,积极对接本地水果深加工企业,通过提供配套设施服务,每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约20万元。周寨镇朱小楼村活用“飞地模式”,在自身建设用地不足的情况下,主动与邻村张老家村协调,租用张老家村建设用地建成占地8000㎡的标准化厂房,每年可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
发挥电商优势,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该县积极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契机,充分发挥电商产业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县镇村三级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全县139个村全部建成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通过服务点开展快递物流、金融代办、农产品销售等服务事项,以收取一定比例服务费用作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朱楼镇梁寨村依托本地红薯种植及粉条加工传统优势,通过入股龙头企业,注册“薯卖郎”商标,借助“惠农网”和“一亩田”两个电商平台,加入李娟、郝蒙等全国知名微商团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综合销售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35万元,该村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3万元;葛集镇高寨村立足本地水果种植优势,率先建立村级集体电商平台,注册“砀山蟠龙湖特色农产品”“高寨绿果”网上店铺,引导村民利用村级网店进行农产品销售,借助电商产业优势,该村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大关,荣获“省级电商示范村”荣誉称号。(通讯员 李艳龙 郑璇)(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