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於昌,1936年2月出生,196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员干部,原萧县百货公司副经理。部队服役期间,两次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被授予个人一等功,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复员回到家乡,深藏功名,默默奉献,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要当一名像样的战士
1954年,刚满18岁的王於昌积极响应号召,投身火热军营,经过严格选拔,成为一名光荣的航空兵。时至今日,王於昌回忆入伍时的情景依然十分激动:“就是兴奋、激动和荣耀,一人当兵,全村光荣,乡亲们敲锣打鼓把我送上了火车。”带着这份光荣和嘱托,王於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像样的战士!
来到部队,王於昌凭借坚强的毅力,刻苦训练,在军事、政治等各方面考核都名列前茅,先后被派往空军成都第四航空预备学校、太原第10航校学习文化知识、航空知识,并接受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和战斗机地面维护检修等技术培训。1958年,我国秘密组建地空导弹部队,所有官兵都是精挑细选的精英,王於昌以“政治过硬、技术拔尖”被选中,进入陕西省三原空军专科学校深造。学校初创,没有实验设备、模型,只有图纸、文字和公式。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苦心钻研。摸不着导弹,就拿木头代替,直至手磨出血泡又长成老茧;没有操作台,就看着图纸空手比划,直到眼睛因长时间观察而流泪不止……就这样,王於昌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以全科满分成绩毕业。
随后,王於昌回到地空导弹部队担任技师,任务是组装导弹,为导弹加注氧化剂、辅助燃料和冷气,中和冲洗导弹。这是一项精准度要求高且极危险的作业,氧化剂腐蚀性强,燃烧剂臭气大,接触的介质还易燃易爆,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稍有闪失,不但造成巨额损失,甚至危及生命。王於昌不敢有丝毫懈怠,就连吃饭睡觉,都会在脑中不断模拟操作流程,常常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40多度高温里反复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熟练掌握加注技术,成为一级技术能手。更令人称赞的是,他大胆改进导弹装配操作方法,每发导弹的装配时间比以往缩短20分钟,大大节约了作战准备时间,为之后精准击落U-2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示一手独门“神技”
上个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使用美制U-2高空侦察机三番五次刺探军情,严重威胁新中国国防安全。作为当时最先进的侦察机,U-2可在2万多米高空飞行,一般导弹根本打不到,号称是一款不可击败的侦察机。
“一定把它给我打下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下达必歼令。接到命令后,王於昌随部队从荒无人烟的内蒙古草原,到飞沙漫天的甘肃戈壁滩,从东南沿海到华北平原,转战全国十三个省市自治区,行程2万多公里。连续的急行军使王於昌患上严重的半月板损伤、胃溃疡、肠炎等疾病,部队领导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他都婉言谢绝。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63年11月1日,一架U-2飞往西北重要军事基地侦查,我军决定在其返航途中进行伏击。王於昌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利用其改进的装配方法,提前1小时20分钟完成导弹加注装填任务,四发导弹张网以待。下午2时许,敌机返航进入伏击圈。“瞄准!射击!”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王於昌立即协调战友三秒锁定敌机,瞬间三发导弹腾空而起,“轰”的一声敌机应声而落,一头栽到地面燃起熊熊大火。1964年7月,王於昌所在营又在福建漳州以同样的“神技”,打下第2架U-2,敌机的“不败神话”被彻底打破。由于战绩突出,王於昌荣立个人一等功,两次提前晋衔。1964年7月23日,王於昌等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导弹“英雄营”名号也至此传开。
当一块有用的“红砖”
“党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志愿。无论在哪儿都要把工作做好!”1973年3月,王於昌复员回到家乡,没了干部身份,工资待遇也降了大半,但他没有自恃功高,积极服从组织安排,到萧县百货公司当一名普通的营业员。从一个带兵打仗的连长,到一个站柜台的营业员,有些不明所以的同事在背后偷偷议论,说王於昌在部队肯定是犯了错误。面对误解,王於昌没有解释,更没有反驳。“一方面是部队机密,不能讲。另一方面,我毕竟开始了新的工作,以前的事没啥好炫耀的。”王於昌只是将自己的故事、战功和荣誉封存于心,尽职尽责地做一名基层工作人员。
从“舞刀弄枪”到“卖布算账”,这一跨越起初也确实给王於昌带来了不小的难题。看到同事们都能娴熟地扯开布料,灵活地拨弄算珠,一口喊出价钱,王於昌着实感觉技不如人。但他是个永远不服输的人,每天偷偷学、天天练,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就拿把尺子练手法、练技巧,结合笔算和心算一起练。没多久,他就掌握了技巧,而且又快又准,超越了同行,被称作“快手神算”。
由于工作出色,王於昌被提升为人秘股股长,负责单位的人事、工资调整等工作。之后有段时间,县里要调王於昌去公安部门,很多职工一听就急了,都说:“王於昌这个职位,谁干我们都不放心。调他走,我们一百个不同意!”1998年1月王於昌从副经理的岗位上退休。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不辱使命;脱下军装,坚守岗位,服务人民。王於昌始终恪守对党的忠诚,牢记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约定”,居功不显,深藏功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2019年,王於昌以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的身份,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在第一排合影。直至此时,他的英勇事迹才被家乡人所知。(宿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