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奋斗的红色画卷,有这样一位“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英雄。作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他的一生与共和国的枪炮制造史同行,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铮铮誓言,书写了一曲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时代赞歌。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
出生在安源煤矿山脚下的吴运铎,家境贫寒,自幼便懂得分担家庭重担。他曾上山挑煤、捡煤渣,还到煤矿当机电工人。9岁时,吴运铎加入儿童团,参与把风、放哨、送信等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吴运铎毅然参加了新四军。被派到云岭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后,他在农舍的茅草棚里开始了兵工生涯。1941年,吴运铎率领小分队生产一批急用子弹。有一次,他正在拆卸收集来的旧炮弹引信上的雷管,突然,一只雷管在他左手上爆炸了……数十年后,他回忆说:“我知道这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我要亲自做这工作,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危险的时候,应该站在大家的前面,不能把危险的工作推给别人。”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吴运铎的一生与我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可是战争年代没有机器,没有厂房,没有技术,条件简陋,吴运铎硬是白手起家,领导创建了我军的一个个兵工厂,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用手工做出各种工具,想方设法造出枪弹、平射炮等武器,为前线提供武器供应。他身上体现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范和优良品德,是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桃花潭旅游度假区正在创建中,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正在开展中,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中,诸多事项亟待我们去解决,新时代青年要不怕苦,不怕累,不能仅仅满足于本职工作,创新创意工作方式,多去思考怎么更好的改变工作作风,创新基层的工作方法,谋划基层的创新政策,切实为百姓办好实事,在基层工作中发挥自身青春才智。
忠诚忘我的奉献精神,他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制设备和材料,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军研制出各式武器和弹药,他却在武器弹药的生产和研制中多次负伤,几近失去生命,吴运铎一生多次负伤,经历过20余次手术,身上遍布100多处伤痕,体内留有几十块弹片,腿上的关节长期被石膏绷带固定,已经硬化,走起路来都是直的……但他凭借顽强毅力,始终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为我国军工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把一切献给党,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应该是一名共产党员真正的誓言,新时代下,作为党员,都应该站在时代大局,着眼工作大局,培树奉献品格,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加强自身修养,多看多学多做,在任何岗位扎扎实实学习,在任何岗位锤炼过硬业务本领,多层级发展,不断完善自身为民服务能力,多去想怎么去做事,多去想怎么把事做好,多去想怎么去怎么更好的做事。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杨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