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镇以建设镇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契机,发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提升政府公信力,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强、获得感更实、安全感更足。
完善“一中心”建设
成立桃花潭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司法所、信访办整体入驻合署办公。按照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相结合方式,整合镇纪委监委、派出所、人社所、民政所、自然资源规划所、应急办、卫健办、城建站、水利站、环保站、林业站等15个部门进驻。同时吸纳桃花潭、查济景区等企业负责人入驻,针对景区内发生的旅游纠纷做到专项调解。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实时就地接待群众,协同配合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
做强力量整合,提升化解效能
深入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掌握民情民意,深化下访接访,实施日小结、周研判、月分析制度。配齐配强专职调解员队伍,积极吸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社会帮扶、心理咨询、公益服务等民间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省级文物保护地“满孙公祠”为我镇首批试点建设“百姓说事点”,聘请退休老干部坐堂调解。深化“两代表一委员”下访接访、坐班接访和包案化解制度,统筹力量资源、综合施策、集中攻坚,形成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工作合力。
做深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
发挥强大动能,把“权力受约束、村务全公开、群众易监督、自我能纠偏”的理念嵌入到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中,确保村级“权力受监督”。加强民情档案的信息收集和动态更新,及时掌握居民群众诉求,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时,评估率要达到100%,全力构建党政领导挂帅、综治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参与的镇、村、组三级排查调处网络,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综治组织的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排查摸底工作,镇每半月、村组每周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进行登记建档,归类梳理,明确责任主体,逐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努力将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郑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