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堂备餐、校长试餐到学生用餐、教师陪餐,安徽宿州市砀山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落实各方责任,拧紧学生营养午餐安全监管的每颗螺丝钉,确保学生安全用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正在为学生蒸馒头
在果园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正为孩子们准备午餐,忙得热火朝天。学生餐具也按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有序摆放。食堂的墙上张贴着操作间里的监管工序和流程。据了解,学生营养午餐的食材从采购到端上餐桌,学校都有严格的监管。砀山县果园场学校副校长常青告诉记者:“学校在营养餐安全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五个把关,第一严格执行材料的进口关,确保食材新鲜。第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烧熟烧透。第三严格执行消毒关,这个餐具用具经过高温消毒,确保学生在下一次使用时安全规范。第四个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员工取得合格证以后方能进入操作间进行操作。第五关就是外来人员进入食堂的时候,不经学校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学校食堂。”
荤素搭配,营养午餐营养健康
每天中午11点15分,果园场学校食堂内香喷喷的午餐就已经放到取餐处,学生们按照班级有序排队用餐。取餐窗口,学生们会主动告诉食堂工作人员自己能吃多少,工作人员则按照少打多取的原则为学生进行荤素搭配,保证了孩子们能够吃上最安全最营养的饭菜。“我们学校的饭菜非常可口非常卫生,周一到周五的饭菜都不一样,还有好吃的汤,还有主食,我们的小学生都喜欢吃学校阿姨给我们做的饭菜。”正在食堂吃饭的四年级学生胡傲涵开心地说。
学生在食堂津津有味吃着营养午餐
从用餐前的准备到用餐后的清理,砀山县果园场学校将学生营养午餐安全监管落到了每一个环节。据了解,为让学生吃到安全、营养、可口的营养餐,砀山县果园场学校严把食材的质量关,严管加工监管的细节观,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食谱,以确保每个学生顿顿吃饱,顿顿吃好,营养均衡,促进身体健康。“我们学校坚守食品安全、资金安全两条底线,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措施,责任到人,职责明确,严把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留样、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吃上安全有营养的午餐。”果园场学校校长庞师燕在谈到学校营养午餐安全管理时介绍到。
学生有序排队,领取营养午餐
据了解,砀山县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县,2021年共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7所,学生53394名,学校覆盖率、学生受益率均达到100%。砀山县精准施策,科学实施,稳步推进,目前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运转良好,学生的膳食结构明显改善,营养水平逐步提升,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砀山县大寨学区校长毛立振表示:“我们学区告诉重视,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严把营养餐十个环节流程关口,让孩子们吃上放心、安全、可口的午餐。”“目前,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受益学校、受益学生全覆盖。”砀山县教育局营养办主任夏文同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有着自己的思考,“我们教育局将在政府保障能力、食堂建设、管理手段、管理制度、供餐质量、学生食育等六个方面提质升级,加快推动营养改善计划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均衡转变,落实营养改善计划管理长效机制,让营养改善计划真正成为师生乐享、社会满意的民生工程。”(吴飞 陈洁)(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