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四强四优”世界一流发电企业的进程中,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党委紧扣发电企业特色,突出目标责任的党建品牌,抓实“两外”管理的安全品牌,强化效益效率的经营品牌,着力打造绿色发展责任品牌,高标准实施“五化”管理的创新品牌,坚持创建“六个一”模式的培训品牌,精心打造精准服务的爱心品牌,充分展现出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和品牌力量,树立了良好的央企形象、央企服务和央企品牌。
从2005年项目最初成功选型全国首台套66万超超临界机组,2008年机组“双投”、迎斗暴雪,到2010年扭亏增盈并连续三年获得集团公司特殊贡献奖;从2014年率先完成超低环保技改,实现首家煤棚封闭,到2018年华电在皖首台百万机组实现19天通关“168”;从无人卸船机研发应用被38家媒体争相报道,勇扛“华电睿蓝”DCS自主可控“卡脖子”工程,到成功捧回“全国文明单位”殊荣……16年的发展之路,华电芜湖公司历经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和磨砺,企业发展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日益确立。一路前行,星光闪烁、处处故事,“华电芜湖”的品牌效应响彻系统内外。
党建品牌凝聚“红色力量”。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在打造“华电芜湖”企业品牌的建设中,芜湖公司突出目标责任的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维护党支部“双轮驱动”着眼科技创新,运行党支部“三精”品牌持续提升高效超超临界机组运行管理水平,生产经营党支部“三效”品牌始终在创造效益、增强效率、提升效能方面争当先锋,行政管理党支部“行远”品牌聚焦服务,各项工作进行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高标准推进。按照“发展上深谋远虑、安全上稳扎稳打、经营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琢、技术上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始终勇立潮头,担使命、攻难关,扛下最重的责任,接受最强的历练,有效实现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形成了品牌强支部、文化开新局的工作格局。
安全品牌筑牢“企业基石”。芜湖公司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把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作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载体。在安全管理上,不断总结经验避“教训坑”,远瞻前景防远虑,相继提出“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两外”自治管人管心、“提速智能化改造降低安全风险”等创新思路及安全举措,并保持“三个一”常态安全管理模式,持续实施安全督察长制、外包工程人身安全监督员制度,深入推进“防人身伤害十项措施”进班组、进一线、到岗位。全力抓好春检、秋检等季节性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消缺力度,减少“跑冒滴漏”,着力检查完善设备标志标识,把设备消漏、面貌改善、现场安全设施和安全标识配置、隐患排查治理等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加强运行规范化管理,开展运行反违章和防误操作专项活动。以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抓手,抓实“两外”管理的安全品牌,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经营品牌助力“提质增效”。“越是艰难,我们越要向前,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从节约一张纸一颗煤一度电做起,形成全员全流程全要素提质增效。”芜湖公司在提质增效方面始终保持“提速”的紧迫感,对内稳生产,对外拓市场,强化效益效率的经营品牌。坚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主动作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控成本、挖潜力,瞄准企业重点工作精准发力。对内堵内耗、稳生产,对外拓市场、增新源。不断寻找生产经营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着力点、突破点,在精细生产组织、优化施工方案、改进工艺流程、开展小改小革等方面主动作为,通过技改措施使#3百万机组再热汽温大幅提升、汽轮机热成耗率大幅下降,综合供电煤耗同比改善明显。加强全员营销,加强市场研判,把握采购时机,创新“广撒网,早撒网”、“只要撒网就有鱼”的营销策略,营造了“人人提质增效、事事提质增效、处处提质增效”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该公司新增直供电用户超过30家,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供热企业增至14家,新能源6个项目取得“合法身份”,3个项目进入洽谈阶段。
责任品牌展示“文明力量”。长期以来,芜湖公司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的责任品牌。2017年,投入6亿多元在区域率先完成环保改造;2018年投入1.6亿元对输煤系统进行全封闭,投入150万左右对205亩长江大堤外滩涂地进行修复平整;2019年投资500万元完成全厂无组织排放治理;2020年投入近百万完成灰渣库封闭工程,耗资一亿元进行深度优化用水及水污染防治改造项目,新增绿植近万余棵,新增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连续三年开展长江责任段250亩植树绿化,连续四年开展“长江大保护华电在行动”增殖放流活动,投入金额120余万元,放流青鱼、草鱼、鲢鱼等6大类鱼种,总数量超过95万尾…… 这一连串耀眼的数字,是芜湖公司打造“沿江最美电厂”的佐证,更是“华电芜湖”品牌良好社会形象的充分展示。
创新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芜湖公司以创新工作室为基点打造创新高地,高标准打造“五化”管理的创新品牌,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持续强化科技攻关力度,创新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精心策划“揭榜挂帅”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挖掘好想法、新点子,创新管理发展脉络逐步完善,创新成果丰硕,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八届国际发明展会银奖,科技创新持续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内首套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自主可控“华电睿蓝”控制系统自成功投运以来始终保持稳定,系统各项参数稳定、可控,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家及行业标准。无人值守的卸船机“落户”芜湖公司后,有效减少约70%的卸船机操作人力,劳动成本明显降低,系统安全性、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得到提升。目前,该公司国家专利已达55件,其中包括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5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公司职工专利拥有量达到10.14件/百人,平均不到10人便拥有1项专利,充分展示了华电芜湖公司广大职工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氛围。
培训品牌储备“人才资源”。芜湖公司牢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培训工作。以建立“六个一”模式的培训品牌为抓手,开展订单式培训,持续打造管理创新能力强、业务技能水平精、班组建设水平高的班组长队伍,强化提升公司基础管理水平。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作用,推动创新创效及人才成长。坚持“赛马也相马”机制,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点关注、区别培养,杨玉柱、苏获等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近年来,已有1人获得国家技术能手称号,11人获得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爱心品牌点亮“美丽星空”。“华电光明照耀神话、爱心助残点亮星空。”多年来,芜湖公司一直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持续打造精准服务的爱心品牌。与驻地团洲村开展文明创建结对帮扶,每年“六一”为小学生赠送学习用品,国庆中秋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道德模范,至今累计帮扶超过10万元。组织向困难群众、地震灾区以及疫情地区捐款捐物活动16次,捐款总额达15万余元。疫情期间,与弋矶山医院开展党建共建“驰援天使”活动;抗洪抢险,及时消除管涌险情两处,慰问地方防汛人员,捐送帐篷4顶,总价值超过2万元。每年5月份组织“度度关爱、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政府、企业、学校、社区人员走进华电……2009年,芜湖公司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该公司“星愿”志愿者服务队坚持专项服务,为360多个自闭症家庭送去不同程度的温暖,其品牌故事广受赞誉。该组织先后被评为中国电力传媒“十佳公益组织”、芜湖市优秀志愿者团队。学习强国、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历经风雨创辉煌,“华电芜湖”始终与卓越同行。(王丹)(审稿 程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