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持久“动力源”
来源: 张静如 2021-06-04 14:41:28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乡村振兴,人才保障是基础。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积极引导培育乡土人才,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好的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引擎”。

优秀干部基层一线锻炼。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重要渠道,对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优先提拔或进一步使用。选派优秀干部到房屋征迁、信访维稳一线挂职锻炼。注重吸收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乡村企业家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加入党组织。拓宽村干部成长空间,14个脱贫攻坚、文明创建表现优秀的村居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出台《关于实施“选青推优”计划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城乡优秀青年人才中招聘220名村级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科技人才进村入户帮扶。遴选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200余名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工作。一名农技员联系5—10户科技示范户,一个科技示范户辐射20个一般农户,同时遴选1300余名技术能力较强、帮扶意愿较高的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以及示范带动效果好的种养大户为科技示范主体。全区农技员入户指导,开展集中科技示范户和主体培训近300场次,开办测产观摩会80余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及模式20多项,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达到96%以上。下派科技特派员85名,实现全区74个贫困村全覆盖。

乡企人才引领乡村振兴。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着力培养专职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生产经营能手等各类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和省级示范经营主体培训,培育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根据乡村振兴各类型人才的需要,采取专家授课、外出实训、观摩交流等方式,分类分层分模块按周期培养,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区现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余人,农村实用人才900余人。(张静如)(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