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小网格织就和谐网 零距离服务百姓事
来源:正言 2021-06-10 15:26:16 责编:刘超

安徽日报图

法官进网格,民之所安,法之所系。今年以来,合肥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法治思维充分融入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法官进网格”工作中。随着“网格+法院”的治理模式在合肥两级法院的全面铺开,法官下沉社区网格,把矛盾紧紧吸附在网格,化解在网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格+调解  多元解纷化民忧

“隔壁小区物业公司欠我的清运费迟迟不给,你们社区管不管?”4月8日上午,张先生来到了包河区惠园社区党群服务站,反映辖区内某物业公司欠付其清运建筑垃圾费用的情况。

图片1

经社区网格员了解,2019年3月起,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陈某联系到张先生,称该小区需要清运装修建筑垃圾,希望张先生承接该业务。此后,近一年的时间,在小区需要集中清运垃圾时,陈某便微信与张先生联系安排,但清运费用却在2019年9月之后一直未予支付。后陈某离职,张先生再去找物业公司索要清运费用时,工作人员均以未经手此事不予办理。张先生一气之下,跑到社区党群服务站要求给评评理。

网格员获悉此事后,立即联系该物业公司负责人,带着双方来到包河区人民法院和惠园社区共同筹建的“惠解忧”调解工作室进行现场调解,社区调解员梳理了双方的矛盾分歧,初步达成可以调解的意向,但对于费用金额差异陷入僵局。

网格员联系网格法官希望给予法律指导,当日下午,法院“网格指导员”李玥玥法官来到了网格,现场了解后发现,物业公司对于张先生提供的清运交接单上的确认人名单存有争议。网格法官查看了全部清运交接单,从证据采信的高度概然性以及证据锁链的完整性上给予充分分析,物业公司负责人对于清运单上的总计数额就清晰了,现场转账清结了全部清运费用。至此,张先生长舒了一口气,“没想到我这几千块钱的事情还能在家门口见到法官断案,感谢法院、谢谢社区!”

图片2

今年4月9日,在经开区报业园小区,因众多业主对前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不满意,便选择用拒缴物业费的方式表示抗议。前物业公司催缴无果、便以业主拖欠物业费为由将该小区近300户业主诉至法院。为妥善化解双方矛盾,减少当事人诉累,高新区人民法院明珠人民法庭副院长黄文新带领5名党员干警和合肥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上门诉前调解这一系列物业纠纷案件,并邀请芙蓉社区、书香居委会、报业园小区业主委员会共同开展物业纠纷联动调解。法官们“门诊式”一对一调解,消除业主抵触情绪,并针对物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求物业公司对物业费予以不同程度减免。经过三个小时的协调,当天共有48户业主全部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并当场缴清物业费。广大业主对法官进社区、送法进网格化解诉前纠纷、为群众办实事表示赞许。

法院通过“法官进网格”为载体,力促审判力量下沉、审判重心前移、审判服务延伸,提升“见法官率”,该项举措也是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网格+普法  搭建普法新平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镇房屋被列入拆迁范围,与之相关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此类案件数量,今年4月16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来到巢湖市凤凰山街道办事处为拆迁群众进行法律政策解读。

图片3

行政庭的法官们与巢湖市柴油机厂安置点及周边区域的拆迁群体中的群众代表沟通交流,细致了解群众关于安置补偿标准及个体化的实际需求。结合审判工作经验、地区发展情况及合肥市的安置政策,就该项目拆迁安置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针对群众代表提出在安置方面存在的疑惑和意见,法官进行了一一解答,排除群众心中的顾虑。

3月17日,庐江县人民法院金峰院长来到罗河镇店桥社区,深入到社区,进户到群众家中,与社区工作人员、群众面对面交谈,宣传“法官进网格”政策,收集意见与建议。

据统计,合肥两级法院已有594余名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走进驻全市132个乡镇、街道、社区所属的1787个网格,实地走访调研村庄、学校、企业、政府……坚决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网格+执行  助力破解执行难

当前,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已经从“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阶段迈入“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长效长治阶段。为推动从源头上切实解决执行难,合肥两级法院立足辖区实际,依托综治网格,打造“网格+执行”工作模式,着力打通执行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全力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图片4

“社区网格员熟悉社情民情,有他们积极协助,找人、找财产、强制执行比以前顺畅很多。”承办该案的执行法官对此深有感触。

李某是长丰县人民法院多宗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涉案金额近三百万元,法院依法对李某抵押给申请执行人的房产进行处置,启动评估拍卖程序。今年3月,该房产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卖出后,被执行人李某仍然拒不腾空房产交付法院,长丰法院决定强制腾空房屋。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父母在现场阻挠执行工作人员,情绪激动,房屋腾空一度无法进行。此时,在场见证执行的岗集镇协助执行工作联络员张姐起到了很大作用。张姐是岗集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也是协助执行工作联络员。因日常工作,张姐与李某一家相熟,现场在见证执行的过程中,她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协助法院做李某父母的工作,安抚其情绪,帮助法院顺利完成了房屋腾空工作。

基层网格是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有效激活网格这个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对打破“信息孤岛”、盘活协助执行的民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合肥法院依托网格+执行工作机制,构建了精准覆盖、全面覆盖的执行“天眼”。网格员们充分发挥熟悉社情民意、工作方式灵活等优势,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在文书送达、查人找物、精准曝光等方面打通堵点、消除难点。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执结各类案件37529件,同比上升34.7%,执行到位金额20.76亿元。(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