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砀山县民政局科学谋划,打造亮点,开展多项活动,全力助推“我为群众办实事”,让民政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心灵,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走深,引导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该局立足民政职责,从最困难群体入手,围绕“我为企业减负担”8+6+N和“美好砀山我建功”等5个方面主题行动,全力助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事实无人抚养助学工程活动。联合教育局、财政局为全县孤儿等发放福利证,减免费用,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为全县父母双亡的满18岁就读于大学的孤儿提供“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积极开展全日制本科和专科在校生统计工作,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做好前期统筹工作。
“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体活动,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类人群逐户摸排建立台账;按时发放低保、特困救助资金,走访慰问低保、特困人员、特殊困难群众462人次,发放慰问金11.4万元;完成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类人群信息比对4054人次,建立台账,持续关注,及时帮助解决困难,解决问题13个,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为企业减负担”行动。社会组织年检材料中的审计报告由必要件改为自愿提交,减少社会组织年检审计费;鼓励县内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会员减负,已有8家行业协会商会对139家企业会员免收会费3.83万元;社会组织变更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费、注销登记清算审计费由民政局承担,已为社会组织支付离任审计费和清算审计费3000元。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完善地名信息,留存乡愁记忆。开展红色地名故事征集活动,组织地名专家评审,并选报5个红色地名故事文化宣传作品;在中国地名政务管理平台增补10个乡村地名;组织地名专家对砀城镇、唐寨镇进行“千年古镇、古村落”挖掘申报,并进行实地走访考察;组织人员编写砀山籍“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王学风先进事迹;会同专家组开展“红色的孟楼”红色地名故事视频的筹划制作,深入挖掘并申报砀城镇“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
“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进社区活动,结合民政具体工作,回答社区居民的相关问题,了解居民需求,让居民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也是全社会必须遵循的规范;积极指导村与社区填报换届摸底信息,为村与社区换届做准备。
“百社进百村”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号召县内社会组织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与乡村振兴。动员31家社会组织支持乡村振兴10.12万元,25家社会组织举办防疫消杀、助力高考、婚姻家庭疏导、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30余场次。
持续深化民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减证便民”,行政许可事项中的61个申报材料,精减至24个;88个办理环节,精减至66个。承诺行政许可事项符合条件的1天办结。
党员干部“点亮微心愿”圆满行动。根据环卫工人的实际需求,动员、组织砀山县青年公益联合会和志愿者为全县环卫工人捐赠口罩8000个、劳保手套850双、洗漱用品50套,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