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推动委员履职向基层延伸,滁州市琅琊区政协以街道政协委员组为单位,探索委员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全区112名政协委员下沉到9个村、35个社区,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协商的“最后一公尺”。
5月26日,省政协副主席刘莉一行来琅琊区调研指导工作,认为琅琊区委员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微协商”等系列经验做法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效。
平台延伸,牢牢抓好“平台搭建”这个载体。
积极探索基层协商平台建设,开展了“协商议事厅”“线上协商议事厅”“政协委员活动点”三个群众性的基层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同时破除形式主义,协商议事厅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社区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一室多用”,不增加基层负担。截止目前,琅琊区政协已成立街道(社区)委员活动点18个,信访调处超市、心理咨询室等委员特色工作室32个,委员献爱心雷锋超市4个。有效实现了基层政协协商的多元化。
制度延伸,牢牢抓实“制度建设”这个关键。
重点对现有制度进行集中梳理,补短板、强弱项。研究制定《琅琊区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办法(试行)》,修订完善了《琅琊区政协基层协商规则》,对委员履职提出了明确标准。从意见收集到质效评估,实行“七步闭环”处置机制,常态化开展“五进比贡献,委员在行动”活动,促进了协商成果转化。
选题延伸,牢牢把握“民生选题”这个方向。
作为基层政协,离群众最近,收到的民生诉求也最多。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履职的第一选择。琅琊区政协各街道委中组按照“年度有计划,月月有主题”的要求,开展进街道、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等“五进”活动。截止目前,琅琊区政协各专委会、各街道委员组已开展基层“微协商”26次,形成调研报告7篇,收集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33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真正营造了“政协就在身边、协商就在眼前”的浓厚氛围。如,琅琊街道委员组召开光明园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微协商”,成功对17处近500平方进行助拆;西涧街道政协委员组就城郊社区33户涉农家庭自来水安装入户诉求进行了“微协商”。经过协商,把管网延伸接入33户居民家中,让每户居民都能吃上放心水。
接下来,琅琊区政协将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着力在委员“网格化”管理上下功夫,加大委员进网格考评力度,推动政协协商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真正将基层政协打造成民意的“听诊器”、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