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协商会,就是在示范区建设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聚焦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智慧,补短板、锻长板,助力加速示范区高质量发展。”5月13日下午3点整,在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昌尔的主持下,今年的第一场月度专题协商会正式召开。省政协领导、省政府相关厅局、省政协委员会聚一堂,为推动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共商良策。
听取调研报告、建言献策、委员现场问、网友在线问、相关厅局即时答……这场月度专题协商会开得热火朝天。
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在主题发言中清楚认识到,皖南古村落完全可以打造成世界乡村旅游中国模式。他从多层面提出务实建议,例如,提高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水平,统筹考虑古村落遗产保护、环境优化、旅游发展、特色塑造、基础建设、产业配套等。进一步完善古村落保护利用法规政策和监管标准。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线路,发展定制旅游,推动古村落旅游个性化发展。不断创新产业、延伸业态,进一步提高古村落旅游综合效益。着力解决古村落保护利用投融资机制问题。
“应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融合发展、保障要素供给,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原则,留住古村落的特色基因,展现乡情乡味乡愁。”彭少鸣委员结合宣城市在推动古村落保护利用过程所遇到的难题给出建议,引起在场不少委员们的共鸣。
如何塑造个性特色,推动皖南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这是李霞委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她认为,同质化是制约皖南古村落提质增效的突出因素,必须设法使古村落旅游百态新姿,各具特色。她建议,利用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做成中国特色古村落旅游经典。利用古村落周边环境,依托古村落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复现传统的七十二行,营造旅游特色。
“深挖古村落物质文化遗存,打造主题公园、主题创意作坊等;开发乡村文化研学、生态康养等主题活动和非遗文化互动体验产品,增强徽文化市场认知度和产品吸引力。”王容川委员建议,既要加强“点”上文旅资源挖掘展示,也要加强村落间资源的整合,精心打造和丰富精品线路,串“珠”成“链”,串“点”为“轴”,打造升级一批引领型文化旅游珍珠链和旅游圈。
……
一次次掷地有声的发言,一条条务实的真知灼见,不仅让大家看到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发展前景,更加坚定了促进皖南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的决心。
在互动交流环节,委员们都一一发问,相关厅局负责同志立即一一回应,现场掀起又一波你问我答的热潮——
王光太委员率先抢到了第一个提问机会,“我想问一下发改委的领导,皖南示范区各市在古村落旅游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同时,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新修订的规划中,对促进古村落旅游有没有什么考虑?”
“有些古村落的环境保护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少污水管网等。我想问一下生态环境厅的领导,十四五期间,对此有什么措施或对策?”在徐君委员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想到古村落,就很容易想到皖南的绿水青山、白墙黛瓦、一尘不染。
在网络议政环节,有的网友就有关部门在规划管理中如何协调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提问。有的网友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便问有关部门在更好改善皖南交通特别是有些古村落交通方面有什么举措……感受到网友们的热切关注,相关厅局热情高涨、认真回复。
“这样的互动很好,有问有答,你来我往,彰显了协商要义,弘扬了协商文化。”张昌尔简洁地概括了这场会议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成果非常丰硕,主旨报告非常精彩,委员们讲真话,道实情,建箴言。”省政府副省长王翠凤点赞了这场月度专题协商会,并表示将坚持把古民居保护利用摆在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举措,把这次专题协商的成果转化利用好。
和省政协其他月度协商会一样,此次协商会议也进行了网络直播。现场数据显示,会议进行期间,共有114万多的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