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有所需 史有所为——中共灵璧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来源: 郭亮 2021-07-13 10:06:16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近年来,中共灵璧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档案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发挥党史和地方志“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职能作用,推动了全县党史研究、方志编研取得长足发展和良好成绩,先后获得省业务主管部门奖项4项,市级奖项2项,县级奖项2项,我室被宿州市文明委和灵璧县文明委评为第十届市级和第十三届县级文明单位,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image001

一、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灵璧历史(1921-1949年)》公开出版发行,免费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发放2500余册,为我县党史和县情教育提供一部鲜活的地方党史教材,并作为党校开班必备书籍发放给受训党员干部。该书被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评为2018年度全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线,从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历史档案资料中,精心遴选了近100帧珍贵照片,制作党史宣传展板30余块在机关单位、学校、农村、社区开展巡展,推进送党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部队、进企业“六进”,在广大干部群众学生中引起广泛共鸣。 

推送的《蜀汉之殇》、《双刃剑》两件作品被省委党史研究院评为2020年度党史地方志部门科研优秀成果影视音像类作品三等奖。《保密法普法》微视频被省委宣传部、司法厅等三部门评为第六届“法润江淮、共筑美丽安徽”法治漫画、故事、微视频作品征集大赛三等奖。

二、方志编研。先后出版《灵璧年鉴(2010-2016》、《灵璧年鉴(2018)》、《灵璧年鉴(2019)》和《灵璧年鉴(2020)》等4本年鉴出版发行,免费向全县各单位发放900余册;完成中指组目标,实现县级综合年鉴一年一鉴。《灵璧县志》(1991版)修订再版,该书共印刷2000册。《灵璧志略》(清 乾隆)旧志抢救性整理,影印本已公开出版发行。其中:《灵璧年鉴2020》被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与民政局、县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灵璧故事-地名文化》系列专题片在县电视台连续播出,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该片被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评为2018年度全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影视音像类三等奖。

image003

三、档案工作方面。充分发挥档案在服务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认真做好档案提供查阅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共接待查阅人数863人次,调阅卷数1257卷,复印页数3571页(其中党史编研查阅86卷,复印587页,长三角系统查档3次),为办理房产、工作查考、办理退休等提供了有力依据,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通过安徽省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异地查档5人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异地查档、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四、疫情防控。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有12人(全室在职15人,1人为哺乳期,另外两人家在外地)积极响应县委组织部、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号召,第一时间到所在的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履行包保片区负责人和网格管理员工作职能。向社区捐赠了帐篷、体温枪、活动板房等物资。室主要负责人被县委组织部评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五、脱贫攻坚。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参与“不忘初心帮穷亲,牢记使命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一联百户工作。为娄庄镇吴塘村、尹集镇田路村、大庙乡光明社区困难群众和贫困党员送去米、面、油和棉被等慰问品。“10.17”扶贫日活动中,本室捐款2000元,工作人员捐款1150元,为扶贫工作贡献微薄之力。

六、基层党建。组织党员到山东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和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瞻仰革命先烈、缅怀英雄事迹、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做好党员发展培养工作。今年有一名预备党员史旭东转为正式党员,庄建礼一名同志培养为发展对象。(郭亮)(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