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刘新跃: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安徽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读细悟总书记讲话,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通篇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一是时刻与人民心连心的地气。整篇讲话“人民”二字出现频率最多,达86次,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应人民而谋的初心使命。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底气。讲话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三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锐气。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着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骨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是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说教的硬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打压进行强有力回击。
六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志气。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其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彻底的革命精神和“赶考”的清醒,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气。中国共产党一直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霸气。这种不可逆转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质量经济发展、党和人民血肉关系、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国防力量的强大以及第二个百年目标一定会实现等。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以“志气、骨气和底气”等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以建设高教强国和高教强省的实际行动,开创未来,抓好“六个质量”:
一是抓根本质量。立德树人是衡量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教高质量,核心是人才培养高质量。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举措,努力培养习总书记要求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时代新人。
二是抓整体质量。我们要从共享发展、协同发展的新理念出发,调整优化教育功能布局和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提升高教整体质量,实现习总书记说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是抓高校治理质量。我们要不断改进、提高党领导和治理高教的方式与水平,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在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和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是抓服务质量。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为”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持续拓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抓科研成果转化质量。“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寄予厚望。我们要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协调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不负习总书记所托,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加油助力。
六是抓关键质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党的领导,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的作用,努力提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作者:刘新跃
编辑:张勇 王悦 何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