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皖北农产品加工示范园
来源:龚传胜 2021-07-26 11:29:06 责编:周晓东 刘鹤

      淮河生态经济带2018年上升国家战略,我省境内包括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滁州市等八个地级市,50个县区(市),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51.1%和58.8%,是安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肉类、蔬菜、水果产量在全省占比均超过百分之五十,占安徽半壁江山。


      但这个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相对滞后,尤其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主要表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对米、面、油料等产品加工程度较低,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都是初加工品;加工技术创新不足,生产工艺及设备落后,成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较少,缺乏竞争力;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辐射作用不强,企业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安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任务,将紧扣“协同”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一年多来,安徽全面落实支持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淮北铝基新材料、亳州现代中药、宿州云计算、蚌埠硅基新材料、阜阳现代医药、淮南大数据、滁州智能家电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依托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契机,整合政策、金融、科技等资源,特别要利用好皖北的农产品丰富资源,加快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抓农产品加工业,建议在皖北地区启动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园。


      一是皖北地区各市县要做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包括:扶持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创新经营模式,强化本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等。


      二是制定扶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政策。为了保障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持续稳定地发展,应该结合安徽实际制定扶持园区有效政策。政策制定要融入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长三角一体化、支持皖北产业发展等政策。政策内容应该包括引育人才政策、产学研合作政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金融扶持政策、新兴产业引进政策等。在有效政策的引导下,示范园区建设必将成为皖北地区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导向性工程。


      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创建中心,探索在蚌埠、阜阳、亳州、宿州、滁州等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加强技术创新,解决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协作,共同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有效提高示范园科技含量,引进先进技术,解决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在不同类别的企业建设示范生产线、示范产业链,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展示平台,有利于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及生产线,推动安徽农产品加工行业向精深化、高附加值产业发展。


作者:省政协委员龚传胜

编辑:周晓东 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