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残联立足服务好残疾人,通过打好“实招”“实干”“实效”三张牌,广泛开展“扶残助残”帮扶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打出“实招”牌。县残联多项业务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足不出户”地升级,推广“跨省通办”业务。为解决残疾人“多地跑”“折返跑”等难点问题,县残联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残疾人充分知晓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办理相关事项。推出上门办证服务。针对全县行动不便需上门办证残疾人群体,每季度组织安排工作人员和医院评残医生上门查阅病历、现场诊疗,为该群体提供“足不出户”的残疾等级评定服务。目前,已为58名残疾人开展了上门评残服务;简化项目申请程序。优化调整残疾人家庭生活用水、燃气补贴、重度残疾人托养补贴等申请程序,各镇残联与民政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补贴发放精准度,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无需多次申请,即可享受直接打卡发放。深入基层大走访。制定了《含山县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制度》,班子成员已开展大走访5次,帮助13户残疾人解决辅具、家政服务以及无障碍改造等实际需求。
打好“实干”牌。开展残疾学生书法培训。为丰富残疾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县残联免费为城区的10名残疾学生开展书法培训,其中1名残疾学生在全市残联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作品展中荣获三等奖;开展残疾人辅具适配。投入10万元采购了轮椅、拐杖、坐便椅、助听器等辅具,并委托惠耳听力公司为含山县58名听力残疾人免费适配助听器,帮助他们重获新“声”;开展残疾人机构托养。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通过实地考察,优选环峰镇花山敬老院、清溪镇巨兴老年护理中心和林头镇东关康达医院等3家机构为该县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已推荐安排近10名重度残疾人入住;提升儿童康复中心办学水平。招聘教师,提升教师持证率,增强师资力量。采购自闭与多动障碍综合训练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方式,设置家长休息区,增添空调、风扇、课桌椅、绘画读本等,改善教学环境。今年,县儿童康复中心人数由原来的30人增加至42人。
打响“实效”牌。县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帮扶等民生工作。精神病药费补助“应补尽补”。2021年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任务数519人,经审核、审批,确定符合救助条件的精神残疾人共计2312名,发放资金231.2万元,已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到位,后期对每月新增办证的精神残疾人,按月发放到位;残疾儿童康复“应康尽康”。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2021年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数58人,已有88名残疾儿童在各类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残疾人创业就业“应扶尽扶”。举办2场残疾人现场招聘会,15家用人单位提供90多个就业岗位,有5名残疾人达成用工意向;扩大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覆盖面,全年计划为50名残疾人提供一般创业扶持,为2名残疾人提供重点扶持,举办3场实用技能培训班,帮助150名残疾人掌握种植、养殖、电子商务等技术;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全县企业分散吸纳残疾人就业力度。(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