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要防止万事机器化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1-07-28 10:33:55 责编:周晓东 刘鹤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之下,城市公共安全防御标准也需要动态提升,不能一本老经念到底”;


“不要把城市应急预警工作都甩给机器来做,说到底部门之间的机制体制建设才是最关键的”……


时逢我国“七下八上”汛期,谈及这些话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智慧城市要实现应有大智慧,不要为智慧而智慧。


获得决策依据并不难


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三超”区域(也就是超高层建筑、超大空间建筑、超多人员密集场所)是城市相对脆弱的部分。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看来,虎门大桥、舟山大桥的摇摆,深圳赛格大厦摇晃以及郑州地铁被淹等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些领域出现问题,构成因素很多,最关键的还是技术问题。

“比如我高度关注这次郑州地铁被淹的事。我的同行都知道,地铁设计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按照50年一遇的降雨为地铁设防。但现在看,50年一遇是否能匹配现阶段我们对公共安全的要求?同时,地铁设计标准中还明确,在容易被水淹的入口设立防淹门,但这个防淹门是保护设备的还是保护乘客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进行工程模拟、情景构建等,制定出新的安全标准,把问题回答清楚。”张兴凯认为,目前来看,城市安全风险的监测技术很多,但除防控风暴潮灾害之外,相对比较准确的防灾预警技术几乎没有。


而利用新基建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灾害监测预警和政府部门智慧决策提供助力,也被很多物联网企业定为自身的奋斗目标。


用杭州市余杭区政协委员、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胡辉的话说,利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物联、数联、智联三联一体的新型城市感知体系,是可以实现对城市安全的实时监控与全方位感知的。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物联网监测与智能模拟分析相结合,从灾前、灾中和灾后进行全过程辅助防灾减灾工作,也可以实现由“监测预警”向“监测+预报”预警的转变,这也将有效提升防灾预警的时效性和精确性,为政府部门风险评估、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但决策依据有了,如何决策还得靠人。


人不担责 AI就会变“傻”


何时应急、如何应急,这些有赖于完整而精准的源头信息。而源头数据,我们又该如何获得?


“我们要避免出现有些部门掌握了信息不敢说、不便说,另一些部门不知道信息所以不敢动、没法动。换句话说,互不沟通,自说自话甚至想着什么都自己来做,是建不起智慧城市的,还是要填补好行政事务协同联动这条路上的沟壑。”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这样表示。


源头信息要精准到什么程度?钟章队认为,以下雨为例,源头信息至少要判断出瞬间雨强是否会造成具体区域出现泥石流、大桥是否存在被冲垮的危险、上下班高峰期道路交通是否会被阻塞以及这种雨强的持续时间、是否要建议大家居家工作学习。


钟章队认为,要密集关注关键区域的物联网传感器所传输回来的数据,并加以分析预判处置。“比如这个地铁站里的防水墙被冲垮了,监测系统应第一时间报警,监测员接到报警,应及时向上一级部门报告,并建议立即关闭存在危险的区域。这里我强调一点,人不可能24小时去监测,但当监测系统发现问题时,人的作用就是快速做出应有判断、采取措施。但现在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我们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沟通得并不顺畅。”钟章队这样说。


所谓物理世界,也就是道路桥梁。用钟章队的话说,以往对于它们的监测都有赖于人,现在换成了机器,但这种衔接做得并不好,智慧并没有被凸显出来,因为机器不是万能的,机器不能替代人。


谈及智慧城市,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成平认为,城市聪明智慧的基础是信息网络,但如果电网全断,城市就瘫痪了。换句话说,现阶段太智慧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系统聪明了,容易导致人对系统的过度依赖,盲目依赖人工智能。


“极端天气下的城市应急,我认为要形成一套完整的预警程序,预案要细化到动作,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面对气象灾害红色预警,要明确谁来吹哨、谁来下指令。包括停运、停工、停学;此时此刻处于不同位置的人,应该到哪些区域避险;哪些部门的人员务必要在什么时刻出现在哪些具体区域从事应急工作;哪些监测点位必须保证怎样节奏的监测发布。”在成平看来,这些方面的职责不容存在模糊地带,否则无法打赢硬仗。


突破瓶颈为了保障生命


“不可否认,现在很多部门、社会机构都在尝试基于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产生的数据,基于机器学习,总结判断城市运转、物资储备、人流潮汐的情况和规律。可以说,大家的防灾减灾的意识是有的,但上面提到的这些数据、学习与判断,在我看来恐怕还没有充分应用到灾害预报预警这个领域当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对此有自己的关注角度。


天气预报预警,这是智慧“加载”于城市过程中最基础的应用,用朱定真的话说,这方面工作已做到了极致,但还只能是就风说风,就雨谈雨,“要提升突发性灾害预警的服务效率,先要判断暴露度高、脆弱性强、人员密集的动态区域,目前,预报制作部门与拥有相关信息的部门、企业信息共享效率低下,存在发布区域、对象盲目性的情况,降低了预警的及时性、有效性。”朱定真假设,灾害即将发生时,如果能够获得可能受灾地区人员流动情况和行为习惯,以及正在利用各类交通工具向预警区域流动的人员信息,气象预报部门的定向跟踪、评估风险能力就会提升,也能及时向已经或者将进入灾害即将发生地区、灾害移动路径下游地区风险区域的人群发布信息,提前预警,采取劝阻、疏散、躲避等措施。


在朱定真看来,一边是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发展迅速,一边是应用滞后,这对矛盾掣肘了智慧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的提升,也成为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一道障碍。这样看,我国由数据大国到数据强国还需规划好效率优先的技术路线,利用制度优势加快推进。


作者:崔吕萍

编辑:周晓东 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