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用变金”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抓手”
来源:张杰华 2021-07-30 10:53:33 责编:刘鹤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池州市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探索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建立“1+3”工作模式和“1+10”制度体系,评定信用户10277户,总授信7.37亿元,发放贷款超2亿元,1个选点乡镇入选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1个信用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信用变金、乡风更淳”创新实践,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推介。


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找到了解决产业缺资金、金融缺信用、组织缺抓手“三缺”问题的切入点,为促进信用变金、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抓手。


为进一步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构建齐抓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格局。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推深做实党建引领用村建设扩面工作,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银行发力、群团跟进、群众参与、科技支撑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省、市、县互联互通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系统平台枢纽性作用,推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分类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定评价指标,抓实乡风文明评价工作,确保信用评价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二要聚焦农村金融供给侧的微改革。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考核制度,强化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发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统筹项目、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分层次建立“政府+金融机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保持小散弱农户纯信用贷款、不增加农户额外负担,帮助金融机构降低经营风险,消除放贷顾虑。


三要拓展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面。将信用户评定、信用村和信用体系建设等情况纳入乡镇和村“两委”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县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能力和水平。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以“线上+线下”等方式,依托农业产业链布局农村金融服务链;推进关联金融业务融合,持续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劝耕贷”“整村授信”工作深度融合。强化评议结果运用,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探索将“信用指数”与涉农政策、公共服务等链接,将诚信建设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作者:张杰华(省政协委员)

编辑: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