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开方很精准”——淮北市政协聚焦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专题协商
来源:淮北市政协 2021-08-03 10:41:27 责编:毛学农 郑亮

“做好规划才能不走‘弯路’,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一定要做好”“新型城镇化应‘新’在更加懂得历史文化继承上,坚持保护性开发,留下历史记忆,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居民市民化,其关键是要让农村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下。”……7月20日,在淮北市政协召开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专题议政常委会会议上,5位政协委员的精彩发言引发6家回应性发言单位、17个市直部门负责人的共鸣。


近年来,为优化人居环境、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淮北市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生态有机体,实现了“煤城”到“美城”的精彩嬗变。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6.01%、64.16%;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8.6%,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治理修复采煤沉陷区19.8万亩,绿化石质荒山20多万亩……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让淮北市新型城镇化之路步履铿锵,但是对标先进城市,在城市化质量、空间格局、产业支撑、要素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促进该市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议题列入2021年重点民主协商计划,进行专题协商。


今年以来,淮北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领专题调研组,将监督视察、走访调研与线上访谈、专家座谈融合,分赴一县三区、市直部门、先进城市面对面“协商”、键对键“议政”,在思想“碰撞”中,形成一篇专题调研报告和14份大会发言材料。这些高质量的调研成果集中体现了该市社会各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度”,加快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的热切期望。


议政现场,委员发言直指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痛点“把脉问诊”。


“严格规划引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陈忠新委员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严格按照全市城镇化发展总要求和产业、区位、资金等情况,制定严谨科学的新城新区建设长期和阶段规划方案,分清主次轻重,依次建设。


“公共交通是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发挥好公共交通的先导性作用。”刘丽云委员代表致公党界别提出,坚持公交车辆路权优先,提高运营速度和道路利用率;坚持企业创新与政府扶持融合发展,增强公交企业竞争力,推进公交现代化、智能化建设;坚持完善公交配套设施建设,让公交运营更加安全、便捷、高效。


李红等6位委员分别围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应邀出席会议的市委书记张永对协商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专题调研报告和委员发言实事求是,相关单位的回应精准到位,对更好推进“十四五”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发和参考意义。并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吸纳、及时转化运用。


“脉把得准,诊问得透,方子才能开得对路。”市政协主席谌伟表示,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将继续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履职尽责的一个重点,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任磊

编辑:毛学农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