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调解巧“化”邻里矛盾
来源:
焦伟韦、刘亚萍
2021-08-05 15:10:36
责编:
何兰
虽然我们都希望与邻居和睦相处,但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噪音、规划纠纷、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而与邻居发生纠纷。尤其是当老年人面对这些纠纷时该如何处理。近日家住蜀山区南七街道丁岗社区的吴大妈遇上了这样的烦心事。
事情的起因是楼上邻居家的水管破裂,把自己家的木地板泡坏了,自己多次联系楼上住户希望得到赔偿,可因对方是单身租客且目前不在本地,故而双方一直未能达成一致。翘起发霉的木地板亟待更换,可在未谈妥赔偿前,自己又不敢贸然维修。无奈之下,吴大妈只好找到所在丁岗社居委希望帮忙调解。
社区的调解员上门查看了吴大妈家的地板情况,经物业及楼上房东核实属实后,与该租户取得了联系。得知对方目前身处外地,短期内不能返回。所以尽管之前吴大妈有联系过自己,但因为自己不能当面查看情况,所以一直未答应吴大妈的赔偿要求,而并非不想赔偿。
既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也不大,只是双方无法坐下来面对面进行调解。于是社区调解员就互加了双方微信,建了个临时聊天群。在群里,吴大妈和调解员分别展示了泡水后的地板照片、以及对楼上房东及物业的语音证词等调查证据。在确定地板泡水事实后,当事双方相互交换赔偿意见,调解员则作为第三方从中调解。最终通过这样的微信“面对面”,吴大妈和身在远方的邻居达成了赔偿条件,对方也通过微信将赔偿款转给了吴大妈,最终解决了矛盾。(焦伟韦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