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葛集镇驻村工作队从农村环境清洁夏季攻势入手,按照全县人居环境“百日会战”活动要求,全力推进该镇人居环境工作,拉开乡村振兴“新序幕”。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大家看看,自家房前屋后还没有清理的柴草、废弃建材,抓紧清理了,把柴草挪到院子里整齐堆放…”土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建设边走边“吆喝”,自从人居环境百日会战启动之后,各村驻村队与镇村党员干部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治理氛围。该镇坚持驻村工作队发动、干部带动、农民出动、节点行动,充分发挥工作队的带头作用,利用广播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造势”,增强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形成干部带头的好局面。葛集镇坚持党建引领,把环境卫生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驻村工作队书记和村书记亲自抓,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调度、总结、点评环境治理的情况。尽管天气炎热,酷暑难耐,驻村工作队队员与镇村干部齐心协力,带领保洁员和群众进行村庄清洁“六清理”——清理农户室内外卫生;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理河道、坑塘卫生;清理废弃生产农膜、地膜、农药化肥包装物;清理农村公共厕所,把党史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为建设美丽村庄贡献驻村力量。
三是持续环境评比,不断巩固人居环境治理成效。评比贵在坚持,葛集镇坚持考核常态化,实行每天督查、每周评比,每月汇总的制度。将考核结果和本镇的“五星争创”工作紧密结合,同选派干部评先评优“挂钩”,激发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工作激情。在考核中,设置了网格、道路、改厕、“五小园”等考核内容,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书记、村专干进行实地考核,通过现场观摩、现场得分、现场点评的方式,直面卫生问题,直指卫生死角,促使大家在环境整治中“争创一流”。
四是完善长效机制,“拧紧”环境整治“责任链条”。该镇健全村庄设施管护和“五小园”日常保洁机制,完善保洁员、护塘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五定”管护考核机制——定人、定岗、定区域、定职责、定绩效,通过公益岗位考核,压紧压实保洁员的责任,同时,实行驻村工作队、村书记、网格长和环卫专干同奖同罚机制,“拧紧”环境整治的“责任链条”,推动环境管护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着力推进环境整治“精细化”,让村庄环境从“净”向“美”提升,从“治”向“管”转变。(仝晓燕)(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