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曹庄镇:创新机制“135”综合治理暖民心
来源: 李艳龙 2021-08-11 17:27:41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近年来,砀山县曹庄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综治中心建设作为落实信访维稳、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创建等工作的重要抓手,明确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机制,创新“135”工作机制,全面规范综治中心有序运行,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该镇“135”工作机制包括“1”个中心、“3”大聚焦、“5”个驱动。其中“1”个中心指以人民群众为中心,“3”大聚焦指聚焦工作方法、聚焦工作途径、聚焦工作流程,“5”个驱动指“五个一线”“五化融合”“五个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服务职能。该镇建设约230余平方的综治中心,突出实际效能,设有接待大厅、综合协调室、群众信访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服务室、防控室、领导接访室等,配备办公设施,综治中心各成员单位进驻中心开展日常工作,做到硬件标准化、软件规范化,切实发挥综治中心牵头协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综治理念,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通过网格员、镇干部、村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等260余人,采取入户走访、村民座谈会、矛盾调解听证会等方式,了解关系群众的政策落实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察民情、集民意、纾民忧、解民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暖民心”。

聚焦工作方法,“五个一线”显成效。该镇党委、政府坚持各方力量“一盘棋”,实行“资源在一线汇聚、信息在一线应用、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强化、平安在一线实现”的“五个一线法”,加强协调联动,事前预防,坚持高标准推动矛盾纠纷、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落实。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通过建立镇直单位联系村制度,60余名包村镇干下沉到自然村一线,对涉及相关单位职能范围的信访及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下沉到网格一线参与调处。充分发挥网格员和包村镇干作用,通过入户走访和网格微信群、朋友圈等,宣传各类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工作,加强网格员信息报送管理,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网格事件上报,月均上报并办结各类网格事件40余件,促进了该镇社会治安稳定。推进公共视频监控全覆盖,今年新安装治安摄像头100处,并与原有监控并网,在镇、村综治中心安装监控平台,促进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20年,该镇被宿州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为“七无”平安乡镇。

聚焦工作途径,“五化融合”促落实。该镇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实体化运行“五化融合”,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以自然村为网格共配备网格员114名,实行综治中心工作周例会制度,通过加强网格化管理,充分调动并发挥网格员熟悉社情优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时,还通过入户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有效了解矛盾纠纷及信访人心理状况,开展专门心理疏导。突出服务覆盖工作全过程,来访接待实行首问负责制,对交办问题全程跟踪,直至反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关心支持综治建设,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等志愿者队伍30余人,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及信访调处等,切实把综治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聚焦工作流程,“五个统一”抓规范。该镇通过“统一规范制度、统一登记台账、统一分流交办、统一督查督办、统一回访服务”等五个统一,全面推进综治工作规范化。采取接待台账统一,镇综治中心和各成员单位统一使用接待登记表格,重点对受理事项办结情况予以登记,未当场办结的或受理人不能办结的,综治中心发出交办单,由相关单位负责承办,承办结束后报中心备案,对已办结的实行统一回访,对未能办结或逾期未报的实行督查督办。目前,该镇综治中心交办事项办结率达100%。(李艳龙)(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