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唐寨镇:科技育种忙 “椒”开致富花
来源: 李艳龙 王敏 2021-08-13 16:46:32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小辣椒真骄傲,挂在枝头排排笑”,日前,在砀山县唐寨镇侯口村辣椒制种科研示范基地,村民忙着采摘辣椒、装袋、打包,田间成片的火红辣椒,“椒”开了人们心头的致富之花。

支部领头  因地制宜定方向

农民种植梨树由于周期长、付出多、增收慢,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近年来,侯口村“以梨独大”的优势不再凸显,特别是遇到行情不好的年份,可能还会影响老百姓的收入。找到一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道路,是侯口村全体党员群众的殷切希望和迫切需求。为此,侯口村党总支书记王法松同志一直在思考如何带领大家破解这个局面。

为找到答案,王法松带着群众代表,到毗邻的县镇搞调研、跑考察,回到村里定方案、做规划,最终凭借本地辣椒种植经验,围绕市场需求,立足土地资源优势,提出通过优化种植结构、聚集资源要素等方式大力发展辣椒制种特色产业的思路。

image001

党员带头  先试先行增动力

发展辣椒制种产业听起来新颖,但对于村民来说,前途未知的风险太大,不如管理果树更“保险”一些。眼看“金点子”要被扼杀在摇篮中,侯口村党总支积极号召党员打头阵、做先锋,同时向上争取县农委技术支持,选派1名党员农业技术骨干,为侯口村民提供辣椒种植、加工技术指导服务。

此时有辣椒种植经验的党员杜文友、张路森勇敢站了出来,提出可以在自家几亩田地里“小试”一番。通过试栽,杜文友、张路森所育辣椒取得成功,出种率较高,通过精选合作企业,当年亩收入就达7000多元,两位党员也被评为村级致富带头人。杜文友、张路森信心大增,第二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相继建立了文友家庭农场、路森辣椒制种科研基地,大刀阔斧干起了辣椒制种产业。

群众受益  共同致富谋长远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富”。侯口村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依托制种大户,吸引更多的村民到基地务工,学习育苗、移栽、授粉、采摘、脱皮、选籽一整套技术流程,再引导村民以土地或技术入股,目前杜文友家庭农场已有成员80多人,基地面积也扩大到100多亩。

image003

侯口村通过探索“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了100余名贫困户就业。由于技术不断成熟,目前该村辣椒制种产业实现了每亩纯利润在10000元以上,小小的种子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下一步,侯口村将加大流转土地力度,打造高标准辣椒制种示范园,让辣椒制种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从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李艳龙 王敏)(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