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注重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品牌培育、市场监管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果农安全意识逐步提高,水果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水果产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近日,砀山县被国家商务部新认定为水果及制品类“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本次全国共新认定105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安徽省共获批6家。
据悉,在砀山县水果及制品基地内,50余家企业积极开展酥梨、黄桃、油桃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基地70万亩水果获无公害认证,基地重点研发果品医药,以县电商协会和生态旅游项目为抓手,延伸产业链,培育品牌,产品畅销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
注重产业发展,助力水果电商产业精准脱贫。利用水果及其制品的产业优势,结合电商发展,砀山逐渐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产业精准扶贫之路。与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主体带动项目,优选出效益比较好、带动能力比较强的20家水果加工龙头企业,以生产基地为纽带,通过全程技术服务、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有力促进大众创业、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卖果贱等难题,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走出精准扶贫新路子。
注重机制创新,推动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施“数字果园”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实现对其生产过程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建立电子化生产档案,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询产品质量信息,打造农产品的“优质、安全、可追溯”品牌。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加工全程管控,强化品牌追溯标识的统一管理使用,为符合标准化生产的砀山酥梨等产品颁发“身份证”,授权使用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标志和二维码、射频码等标识,实现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质量可追溯,提高消费者对砀山果品的认知度,提升砀山果品及其加工品的品牌价值。建立农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利用农产品安全工程项目资金,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快检系统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全县67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上传省级检测平台快检数据33587条,合格率99.6%。
注重品牌培育,内销外销市场有效拓展。加大政策扶持、奖励力度,推动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基地建设及产品认证,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市、省、国家各级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全县累计培育名优品牌、商标26个,其中省级以上21个。目前,全县70万亩水果基地获得无公害认证,5万亩砀山酥梨获得绿色食品基地认证,1万亩黄桃生产基地通过GAP认证,600亩水果生产基地已通过有机转换认证。全县共有21家企业及合作社的34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同时注重品牌整合,培育公共品牌,促进公共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有机结合,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建立精品高端市场。砀山鲜果和加工产品已销往20多个国家及全国各大中城市。
注重市场监管,质量安全监控有效提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抓手,先后投资350多万元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县16个镇(园区)建立乡镇农产品监管站,151个村配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全覆盖,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监管工作新格局,2019年11月砀山县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推进标准生产,加强质量安全认证。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制定砀山酥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安徽省地方标准,实施砀山酥梨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集中连片推广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来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达到 71个,砀山酥梨、砀山黄桃、砀山油桃3个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注重扶持引导,标准化生产有了起步。建立生产记录档案,推进标准化生产。鼓励扶持联户经营,大力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切实加强种植、养殖业生产记录管理,“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生产基地100%建立生产记录档案,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投入资金35亿元,统筹安排建设项目125个。重点建设“数字果园”创新工程、15个国家级水果(梨)标准园和6个省级水果标准园,进行老果园改造,创建黄河故道疏浚工程、十万吨鲜果储藏冷库群及产业扶贫冷库项目、黄河故道核心区千亩大棚设施栽培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等20多个大型项目,涌现了以黄河故道万亩核心区为典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等一大批特色示范园区,构成全县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三园一体”产业模式。目前,该县拥有大型冷藏库2座,中型冷藏库10座,小型冷藏库90座,总贮藏能力约15万吨。
目前,砀山县水果产业成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水果产业发展迅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20年加工水果80万吨,营销收入超56亿元,出口创汇达1.06亿美元,增速20%;浓缩果汁、水果罐头、果汁饮料等产品销至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生产基地逐步扩大,建成水果示范基地面积7000亩,涉及农户达1572户,辐射区达到12万亩;建成2个约2000亩的标准化果园,做到果园水利化、机械化、电力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病虫防治统一化。(李艳龙)(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