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公示全省首届“教育世家”人员名单,砀山县官庄坝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世俊榜上有名,是宿州市唯一入选的教师。
张世俊是官庄坝镇黄集初中的退休教师,曾经在农村中学当了三十多年“孩子王”,在教两个班语文课的同时,他坚持带领学生业余办《黄花》报,让这朵土生土长的《黄花》在种种竞赛、征文中经常获奖,多家媒体报道过他的事迹。张世俊也被教育部关工委、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小公民道德建设优秀园丁”荣誉。
退休以后,张世俊一直坚持义务编辑学校的《黄花》报,受到官庄坝镇关工委的称赞。被推选为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他牵头创办了官庄坝镇关工委《绿叶黄花》报。这份小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活动报道,也有中小学生的习作:既有本镇农民书画家的优秀作品,也有退休老干部讴歌新时代的文章;既有选自网络的小知识、大智慧,也有退休老教师为少年学生写的指导性作品;既有表现多彩校园的图片文字,也有反映美好家乡巨大变化的文章和摄影。每期印刷2500份,通过各学校及时发放到广大青少年手中。
为了鼓舞激励青少年积极练习写作,镇关工委给在《绿叶黄花》发表作品的学生发放了《刊稿证书》,张世俊等几名关工委老同志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们发稿费。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张世俊坚持从报刊上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时文、美文,仔细研读,精心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的读写训练题,在《绿叶黄花》小报上印出来,并经常和学校关工委联合举办学生自愿参加的“美文阅读竞赛”。这种竞赛每学期都搞,每次一个专题,既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又促使学生在阅读欣赏美文的同时,加深思想认识,提高写作水平,收到良好效果。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有些早已毕业离校、在外上学或打工的同学,仍然把他们的习作寄给张世俊,跟他交流感情,商讨问题,让他帮助评点习作,指点人生。有一个叫刘杨珍的女同学,在学校里,一直是“办报”的积极分子,她的习作曾经在《黄花》报上发表18篇,被《拂晓报》等省、市级报刊发表7篇,还在征文竞赛中多次获奖。她毕业后和姐姐一起去深圳打工。刘杨珍凭着“办报”积累的读写能力顺利考进比较好的公司。后来,还因为在公司自办的杂志《艾美特之声》发表了两篇作品,她提前晋升了工资。
官庄坝镇关工委立足现实,根据实际情况为家门口的乡村孩子办实事、办好事,收到良好效果。如今向《绿叶黄花》投稿的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支持孩子多读报、多投稿的学生家长也越来越多。张世俊坚持办报育人的劲头更足了。“我这个‘主编’虽然是自封的,却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帮助,我会继续努力,扬长避短,发挥特色,给孩子们一片蔚蓝的天空,用心血浇灌《绿叶黄花》,用点点光芒温暖孩子的心灵。”张世俊欣慰地说。(李艳龙 李怀春)(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