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许多家长都会为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礼纠结不已。近日在深圳,更有家长不仅给老师送礼,甚至还号召大家集资买礼品,引起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关注,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其实,对老师而言,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把爱国主义情怀自觉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才是老师们最想看到的礼物。
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秉持赤诚之心。斗转星移,精神永恒。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中小学生应该具有家国情怀,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是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一步,只有学会爱国,才会爱家,以小极大,才能永秉赤诚之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教师节为契机,宣传正能量,而不是异化教师节日,使之成为变相交易的节日。作为教师,最希望看到的莫过于他们的劳动成果真正落地,而学生们的爱国行强国梦则是对教师们最好的反馈。
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找到奋斗方向。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所言:“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生肩负了国家未来繁荣的希望,是社会的脊梁柱,是民族未来复兴的承担者。学校要引导好中小学生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将国家担当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情怀在心中扎根,为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学会勇于担当。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一代又一代的少年终将白发,然而不变的却是少年那颗拳拳爱国之心。对于学校来说,引导中小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民族团结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中小学生对党和祖国的情感认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建国初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留学科学家回国潮,还是当今莘莘学子扎根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线,都是拳拳爱国之心的具体行动,是勇于担起民族复兴重任的鲜明表率。在教师节来临之时,学校更应引导学生将行动落实到日常,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和祖国一起奋进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时代,学生们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为师者更要注重其道之传授,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勇担起民族复兴重任,才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高开源)(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