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供电公司:“巧施工”保质提效挖潜能
来源: 张彦 2021-09-10 14:56:56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9月9日上午,在砀山县35千伏黑楼变电站控制室内,第二套调度数据网相关设备定位安装工程正在施工。

随着一阵轰隆的冲击钻声音响过之后,连接机柜下方至电缆沟的通道被打通了。砀山县供电公司自动化运维工作人员开始扩充通道口,穿线。

微信图片_20210910145259

“这种施工方法即省时又省工,这一个作业地点,就比传统做法缩短时间约2天,节省工时费和材料费近800元”。该项目工作负责人王广颖介绍。

机柜的安装位置距离电缆沟近一米,机柜的电源线和网络线要进入电缆沟进行连接,这说远不远,说近又不近的距离,应该如何施工?成了困扰该公司自动化运维工作人员的一个问题。

如果按照常规施工方法,需要开设地下电缆沟作为连接通道,新电缆沟要筑砌沟边和沟底,制作预制盖板,最后,施工地面和盖板还要涮涂绝缘地坪漆。这也就是说,要有2个工种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才能完成连接通道的整体施工。即不仅需要土建工程队进驻施工,还要油漆工进入施工,一个施工地点的作业时间就需要大约3天。这还不包含水泥凝固时间、两遍油漆之间干燥时间,以及施工队办理特种作业场所施工资质、开展安全培训、做安全预防工作等等的投入。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达到省时又省工的要求呢。在细致研究设备安装现场之后,该公司自动化运维人员精巧构思,决定采取钻孔开设通道的方法施工。

经测量,机柜下方距离电缆沟距离为0.7米,如果采取钻设通道的办法,那么,钻头长度应不小于0.7米。可是,街面市场上卖的过墙钻头最长为0.35米,不能达到要求。怎么办?

王广颖把心思放在使用加长钻头上。他在网上搜索并多方联系之后,购买了长度为1米的加长钻头。经过认真模拟施工现场进行演练,9月8日,在该公司东城35千伏变电站实地进行施工,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今天是第2个施工地点,下面还有一个变电站也要采取这个办法施工。这3个变电站的其中2个为小型变电站,另外一个为上世纪70年代所建,都存在控制室空间狭小,没有正常的机柜安装空间,我们只好选择优化空间布局,选点进行安装,以达到精准施工,保证质量。”王广颖表态。(通讯员 张彦)(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