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全面加强政协“两支队伍”建设
来源:江淮时报 2021-09-18 15:17:04 责编:曹昱 郑亮

IMG_3819(20210918-114533)​ 

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活动,是东至县委的创新举措和重要部署。自2018年启动实施以来,东至县政协党组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坚持问题导向,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为目标,精心组织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活动,实现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机关干部服务能力“双提升”。

张宗发

东至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宗发

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选题立项

为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县政协党组认真学习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及省、市、县委《实施意见》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多次走访调研、会议研究,针对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和机关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两个主要问题,指导基层党组织每年围绕某项重点任务确定一个主题,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抓好党建,以党建引领和推动某项重点任务的实现。2018年至2021年,分别将“强化党建引领,实施委员能力提升工程”和“党建引领提升机关服务效能”作为政协各基层党支部党建“书记项目”。项目确定后,制定“书记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和实化项目的具体任务、步骤、措施,报县委有关部门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旨在改变党建工作比较泛化的问题,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二、实施“五大工程”,扎实推进项目

政协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基本围绕实施“五大工程”的要求来组织推进。

1.深化实施“堡垒先锋”工程。为了实现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且为书记项目建立有效的平台和载体,我们争取县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设立了政协机关党组,并在“全员入委”的基础上,以各专委会为依托,设立了8个功能性型党支部,各专委会党员负责同志兼任书记,负责所在功能型支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所有党员委员坚持属地党组织和政协功能型党支部双重组织生活。

2.深化实施“形象先锋”工程。结合政协机关办公条件实际,按照有场地、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对基层党组织阵地实行“注红”,打造红色阵地。设立党员活动室,建立党务公开栏和党员展示栏,阵地功能设置逐步完善。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方式,在完成“六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开展主题党日+脱贫攻坚、文明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12次,党员干部、党员委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明显提升,热情高涨。

3.深化实施“头雁先锋”工程。推进机关支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各功能型支部工作制度,明确各基层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组织活动形式和方法,规定支部学习、活动的频次,内容上密切贴合政协履职活动,围绕党员干部和委员模范作用的发挥抓好党的建设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从政协党组成员到普通委员四个层面的联系机制,形成了党员委员树标杆、党外委员补短板,党员委员做表率、党外委员紧相随的竞相履职局面。关心关爱年轻干部,积极培养加入党员队伍,争取县委及组织部门的支持,推进机关干部配备、职级晋升以及政协机关与党政机关的干部交流,保持和激发机关干部队伍活力。

4.深化实施“思想先锋”工程。加强学习培训,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并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全体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教育、监督、激励、约束并重,探索实行了委员积分制考核,坚持完善了政协常委述职制度,激励委员比学赶超,委员的履职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5.深化实施“服务先锋”工程。运用制度激励和宣传引导,加强党员委员教育管理。各专委会主任(书记)还经常性开展走访活动,激励委员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引导委员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扶贫济困等工作中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抓好结对共建,县政协机关支部先后与5个村组建联合党支部,定期到联系村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志愿帮扶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一名志愿专班成员获得了县委表彰。

三、强化责任落实,保障项目实施

政协党组高度重视“书记项目”的实施,除了加强指导、高位推动外,注重发挥机关党组承上启下作用和党建工作能动性,成立了以机关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书记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跟进、督查调度,压实机关支部和功能型支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人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实施“书记项目”与推进履职工作相结合、相促进,做到“书记项目”稳步实施,引领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建立领导小组“书记项目”推进调度机制,严格对照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按月调度“书记项目”实施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建设落地生根。(江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