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县政协成立以来,把党建贯穿提案工作始终,把助推草莓主导产业提升发展作为“1号”提案,全力助推“小草莓”成长“大产业”。
长丰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顾义勇
一是落实党组定案,建立“1号”提案。呼应委员心声、关切群众意愿,是政协履职第一要求。2017年初,十届县政协成立后的第一次党组会在审议提案时,发现关于草莓产业提升发展的提案多达45件,约占总数的30%。这次党组会建立党组会议定案机制,同时研究决定,把委员广泛关注的草莓产业提升发展作为本届政协提案工作的“头号工程”,建立“1号”提案、五年跟踪办理机制,每年选择若干主题,持续建言献策、跟踪助推落实。
二是落实县委批办,健全“领衔”机制。自2018年开始,每年在遴选10个重点提案,实行县委领导签批、分管县长领办、分管主席领衔促办、提案委跟踪督办基础上,梳理2—5个“1号”提案办理主题,以党组文件报县委批准。2018年,省政协推行党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后,我们连续两年把它作为县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议题,前后两任县委书记充分肯定、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全程参与。
三是落实党组成员牵头,实施“五年”跟踪。按照草莓产业育苗、种植、管理、销售、加工全产业链管理,实行党组书记抓总,4名党组成员分别牵头成立4个调研组。2017年,聚焦县内情况,开展5次摸底调研,提交调研报告2篇,提出意见建议28条。2018、2019年,开展县委书记领衔督办;2020年,举办政协委员资政会,党组书记亲自牵头承办,参照县外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提出意见建议46条。2021年,开展县委和县政府、县政协联合督办,重点监督8个方面14条建言落实情况。
2017年以来,我们每年选择草莓产业提升发展若干议题,开展调研、视察、监督等协商活动,积极资政建言,提出意见建议78条。2018年提出的“双百亿”提升发展建议,高度契合了省委主要领导打造全国第一品牌要求;在省政协“对接融入长三角、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专题协商会上,作交流发言;列入县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创建百亿级草莓国家产业基地部署。
这些意见建议、系列跟踪推进,有力地推动了产业产值和品牌价值实现“双倍增”,保障了全县三分之一群众致富奔小康。截至2020年,长丰县草莓全产业链年产值近60亿元、品牌价值达73.66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22%、134%。目前全县草莓种植面积21万亩,种植户8万多户、从业人员17.5万人,亩均纯收益2.4万元左右,受益农民36万人。
截至目前,本届政协以来的760件提案,93%以上实现办结、转化。总结工作过程,我们有几点突出体会。
一、加强党对提案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前提。积极争取县委重视,全过程加强对提案工作的领导。年度重点协商,确保一个重点提案议题列入县委转发的政协年度重点工作要点;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单列政协提案办理考核项目,年度重点督查列入政协提案督办事项;县委常委按照分工批办重点提案,自2018年开始,县委书记每年领衔督办一件重点提案。县委始终加强对提案工作的领导,让“书记重视”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二、发挥党组和党组成员作用,是做好提案工作的保证。切实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落实党组成员牵头提案办理。把提案办理作为党组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党组向县委报告事项。建立党组定案和主席会、提案委、专委会审案的“1+3”立案机制,保证提案紧密围绕中心、紧扣服务大局,努力实现提案“在精不在多”、数质并举。建立党组成员牵头、专委会对口跟踪督办机制,实现每件提案都有一名党组成员牵头、一名主席会成员分工负责、一个专委会对口联系、一名提案委成员全程跟踪。
三、坚持履职为民,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民生主题定案,保证涉及群众生产生活难点和基层委员关注焦点提案数量,每年定案的一半以上关乎民生实事、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基层办案。建立双月协商督办重点提案机制,注重以调研、视察推动提案办理,做到县内情况面上“地毯式”摸排、点上“解剖麻雀”,同时根据需要开展县外考察,确保办理措施精准、可操作。在前期省政协来我县开展以“1号”提案为主题的“政协江淮行”活动中,我们有两个“意外收获”,一是受访的草莓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经营主体负责人都说道,县政协每年都要组织委员来这里问长问短;二是受访的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道,县政协每年选择若干议题开展调研的认真态度,感染了我们、激励着我们,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组织群众评案。每年有重点选择10件涉及较多群众利益和关切的提案,联合新闻单位,开展办理效果群众评议活动,让提案办理及效果群众看得见、有感受。(江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