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砀山县玄庙镇活跃着一群身穿红马甲的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他们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开展志愿服务,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疫情防控、法制宣传等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主流价值,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基层建设贡献力量。
退役只是一次“阵地”转移
从当兵保家卫国主阵地,转到地方服务社会新战场。
“谢谢你们,以后服务队用车免费!”
出租车司机李师傅感激地对退役军人志愿者崔振和其他几人深鞠一躬。
原来,今早“的哥”李师傅送接送两名返校大学生到高铁站,走到村头车胎爆了,眼看离发车时间越来越近,乘客和司机都很着急,恰巧遇到了进村开展便民志愿服务的几个退伍老兵。几人三下五除二就帮李师傅换好了备胎,司机乘客很是感激。
“在部队学会的汽车维修,这些年手艺一直没丢。”退役军人崔振乐呵呵的说。
退伍不褪色,战“疫”显担当
凌晨两点半,在省道疫情卡点值班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排查登记着来往车辆。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者夏高璇,手脚不停地查看安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登记车牌证件,从昨天早上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到现在,他始终保持着工作热情。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党员,疫情不退我不退!”夏高璇说得坚强有力。
“请大家准备好身份证,保持好距离。”
几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在疫苗接种点维持秩序、扫描登记忙的不亦乐乎。
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助民劳动
“这几个小伙不怕脏不怕累,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忙的满头大汗。”
卖菜的李大爷对几个退役军人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在社区菜市场,帮着摊贩们摆放蔬菜归拢秩序,清理街边卫生停放车辆,发放创建文明乡村的倡议书……
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引导着居民争做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普法宣传,助力安全生产
“这个灭火器快到期了,存在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更换。”
在镇里“三合一”安全大检查活动中,退役军人志愿者单长宾和卫生、消防、公安的同志们带着普法宣传单对全镇所有工厂、单位、商店等公共场所逐个宣传督导。
带队的副镇长说:“小单在部队是名消防兵,专业素质强,工作认真细致,是名优秀的普法宣传员。”
传承红色基因,推送“尊崇”服务
“吴老最近身体还好吧。”
周末上午,几名志愿者带着笤帚抹布,来到老复原军人吴大明家擦桌子、扫地、整理衣物……不大会就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孩子们快坐下歇会吧。”
吴老端出水果,拉着志愿者坐在沙发上唠起了家常。
服务队结合“关爱老兵”志愿服务活动,和独居的优抚对象结对子、送温暖,陪他们聊聊天,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营造了尊重关爱退伍军人的浓厚氛围。
“大爷,这里不能抽烟,引起了火灾可了不得。”在小麦收割地头,志愿者赵彬一边悬挂麦秆禁烧的条幅一边乐呵呵的劝阻抽烟的村民。
“张婶,这次大雨你家的梨园没有存水吧?”“没有,没有,多亏你们帮俺疏通了防汛沟”,果农张婶满意地对兵支书、退役军人志愿者李琦说。
“退役军人志愿者当兵保家卫国奉献青春,返乡建设家园退役不褪色,通过新阵地、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在助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普法宣传、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赵明虎说。
忆往昔,峥嵘岁月拼搏建功业。
看今朝,广阔天地奋斗树新功!
为这群退役军人志愿者点赞!
(通讯员 汪广成 庞又萌)
(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