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9月27日上午,结合合肥市第十七届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月,蜀山区南七街道党史学习教育之“红色精神老兵传”第三期宣讲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举办,党龄55年的老兵钱宗昌结合父辈与自身经历,宣讲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指引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蜀山区南七街道党史学习教育之“红色精神老兵传”第三期活动举行
父辈在战争中献出年轻生命
今年77岁的钱宗昌是无为人,退休后跟随子女住在合肥,现在成为了蜀山区南七街道洪岗社区的一名“五老”宣讲员。近几年,他经常会走进学校、居民广场、辖区企业给广大党员、群众、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今天我想讲一讲伟大建党精神!”钱宗昌说,看到“不怕牺牲,英勇奋斗”,他总会想起自己的父辈。
“我的父亲钱光玉和舅舅季永地是两位烈士。”钱宗昌说道,他们都是1937年参加无为县北山游击队。“听我奶奶和母亲说,舅舅是游击队长,父亲是副队长,他们一直坚持战斗。”到了1948年,大军渡江前夕,父亲和舅舅负责解放军收集情报、筹粮筹物。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父亲经常不在家,偶尔回家也是很晚,母亲告诉我,1948年9月的一个夜晚,父亲和舅舅去长江边送情报,临走时我已经熟睡,父亲吻了我一下,没想到这一吻竟是永别。”钱宗昌讲述了父亲和舅舅的牺牲过程,“当晚长江风大,江面掀起巨浪,小船过不了大江,父亲和舅舅就滞留在江边小船上,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父亲和舅舅被敌人逮捕。敌人刑讯逼供了两天两夜,父亲和舅舅的脸和手被烧,小腿被老虎凳压断,却始终坚贞不屈,没有说出任何关于党的秘密。敌人招数用尽,也得不到任何情报,就把他们绑上石块坠入江中。”父亲英勇牺牲时,当时他只有四岁。
赶赴沙场为儿留下遗书
父亲和舅舅牺牲后,党和政府发抚恤金养育了钱宗昌,“党一直培养我上了无为中学,毕业后,我也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钱宗昌说,1966年,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援越作战。
当时,他的儿子钱继承也是三四岁,“我偷偷写了一封遗书,放到了衣服里。”遗书上内容,钱宗昌还记得很清楚,“吾儿继承,为父奉上级命令,不日将赶赴战场,当你母亲收到此包时,我的遗骨已埋在异国他乡了……”
钱宗昌讲述了自己写此封遗书的想法,“我小时候,父亲牺牲了,是党和人民政府培养了我,所以我给我儿取名‘继承’,目的是希望他能继承先辈遗志。而我的孩子三四岁时,我要赶赴战场为国效力,如果我战死沙场,他将像我一样成为遗孤,所以我再三考虑,偷偷写下这份遗书,假如我不能生还,也给我儿成长留下几句话,激励他继承先烈遗志,报效祖国!”
现在,距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了50多年,这个叫“继承”的孩子也已经年近六旬,他成人后,努力学习考入大学,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继承了先辈精神,牢记初心、践行使命。
“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老兵,在工作中也兢兢业业,始终践行初心,倾力奉献。”退休后的钱宗昌也没有闲着,一直尽自己力量发挥余热。前几年,他成为了南七街道“五老”宣讲团的一员,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在红色故事中,大家了解了战争无比残酷,和平来之不易。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坚持与牺牲,才造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革命先烈!”(刘泉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