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稻儿黄,丰收希望在前方。连日来,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辖区内水稻进入全面收割季节,群众们忙得不亦乐乎,街道、村(居)干部也没闲着。为防控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高刘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高刘街道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多措并举、疏堵结合,从严从实推进“禁烧网格动起来、警示横幅拉起来、流动喇叭响起来、巡逻车轮转起来、责任到田划起来”的管理措施,着力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织密秸秆禁烧的“天罗地网”!
禁烧网格动起来
秸秆,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燃气的普及,作为生活能源材料使用得越来越少,随意丢弃和焚烧现象较为严重。高刘街道立即成立秋季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制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和奖惩办法,形成职责清晰、人人负责的秸秆禁烧网格监管体系。通过禁烧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全域秸秆禁烧情况,真正做到地域空间网格化、全覆盖、全方位、无遗漏。街道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督查组每天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追究问责,确保街道“秋季”生产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黑一块田”。
警示横幅拉起来
为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高刘街道在青山居委会、河东村、陈桥村、五星村等13个重点村(居),拉起了40余条禁烧宣传横幅,以此让群众自觉抵制田间地头的秸秆禁烧,营造出良好禁烧宣传氛围!目前,辖区内共悬挂禁烧横幅96条,即将发放宣传海报2000余份。
流动喇叭响起来
街道、村(居)利用“流动喇叭”在村民组、小区间巡回播放禁烧宣传录音,把秸秆禁烧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确保家喻户晓。引导广大群众理解、支持秸秆禁烧工作,增强禁烧意识,同时向居民群众宣传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确保辖区内秸秆不焚烧、环境不污染!
巡逻车轮转起来
高刘街道成立街道、村(居)两级禁烧巡逻车队,组织50余辆禁烧巡逻车,24小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的秸秆禁烧巡查,发现火点迅速响应,及时处置。全天候巡查,严防死守、严格监控,在秋季秸秆禁烧的高峰期,从源头上遏制秸秆禁烧的发生,发现一起熄灭一起,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推进不放一把火,不冒一缕烟!
责任到田划起来
“刘叔,你们家田里稻子长得很好啊,看来今年又能多收几百斤!这稻子收了,秸秆可别烧了,这是秸秆禁烧一封信,您看看。”陈桥村禁烧宣传员跑到稻田里,一边和刘叔聊天,一边把秸秆禁烧一封信递了过去,同时讲解露天焚烧惩治措施。辖区发放张贴4800余份《关于秸秆禁烧致高刘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同时与每家每户签订禁止露天焚烧承诺书,将责任压实到田间地头,营造秸秆禁烧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良好氛围。
秸秆禁烧是每年稻谷收割时节的重要工作,既要防止焚烧秸秆对空气造成的影响,又要防止焚烧引发火灾。“我们希望用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换来空气的清新、田地的安全和生活的安宁,也希望辖区群众能合理处理秸秆,让丰收的喜悦更多一点”,高刘街道秸秆禁烧负责人说。(通讯员 陈佳佳 崔方正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