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砀山县利用多种学习形式,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宣讲形式,注重服务解忧,有力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搭建学习平台。分别成立县委宣讲团、镇(园区)宣讲团、县直机关工委“举旗帜 送理论”宣讲团、县委教育工委宣讲团、县妇联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等“六团”,精心组织开展专题宣讲,有效推动宣讲工作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精心组织“党课开讲啦”“读党史、诵党情、跟党走”、红色经典诵读“童心向党 我向党旗敬个礼”“百年党史 传承雷锋精神”和讲雷锋故事比赛等活动。目前,各类宣讲团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已开展宣讲110余场次。严格落实“党性教育十分钟”会前对标学习制度,动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送书送学,送党史学习教育指定必读书目323套,送学“工间微党课”96场次。
搭建示范平台。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结合“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择优向市级推荐非公企业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各1名,优秀党组织4个;在县级“两优一先”评选中择优表彰非公领域表彰对象21个。在砀山融媒体中心各新闻平台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百炼成钢”、《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党史学习教育 为民办实事》等专题专栏,推出《红色记忆》系列新闻,宣传市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优一先”先进典型、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弘扬和继承红色基因。
搭建解忧平台。扎实开展为企服务解难题,以党建工作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进万户、访千企、走百县、解十难”行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同时注重部门协同,协调推动企业反映问题办理,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形成“指导员收集—指导站(组)梳理—非公办汇总—‘四送一服’办分流—责任单位承办”的良好工作机制,将问题归纳分为资金需求、用工需求、用地需求和其他需求4个大类,使问题帮办取得实效,目前共转接各类问题186个,已办结178个,帮助企业解决融资1700余万元。
搭建服务平台。通过党组织引导,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秸秆禁烧、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今年中高考期间,县物业管理协会党支部开展“爱心送考 为梦护航”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在小区张贴中高考期间温馨提示500余份,动员115辆爱心送考车辆与考生建立“一对一”的联系。青年社会组织党支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关爱环卫工人 共创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捐赠口罩8000个、劳保手套850双,携手博爱医院党支部为环卫人员进行义诊。防汛救灾期间,该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组建专业救援队3支,出动救援车12辆,携带、救生衣等救援设备46件,驰援河南重灾地区,共计转移被困人员1700余人,捐赠物资21万元。
搭建激励平台。探索建立非公领域党务工作者“红领认证”体系管理办法,将非公领域党务工作者认证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对中级、高级分别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的党务红领岗位工作补助。县委非公工委统一组织认证中、高级党务工作者,各镇(园区)党(工)委、党建工作指导组资格审查和认证初级党务工作者。目前,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中,221名通过“初级红领”认证,52名通过“中、高级红领”资格审查。(通讯员 李艳龙 张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