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喂,王叔,怎么了?”王:“嗯,我看到群里发的信息了,今年的新农合要交了吧!”我:“哦,系统过两天才开通,今年不收现金,不开票,全部通过皖事通线上缴费,电子发票。等开始了我第一个打电话通知你。”王:“嗯,那你记得第一个通知我啊,这个政府的民生工程好呀,新农合重要呀。我今年要做我们村第一个缴新农合的。”挂了电话后我忍俊不禁,想起来第一次与老王认识时的故事。
我叫徐*同,是来安县汊河镇陈塘村的一名村干部,王叔是我们村的村民。在村里工作了十几年,每年的医保和养老是我们民生工作的重点。医保民生刚刚启动时,我们村干部按照包组分工,一家一户上门宣传。来到王叔家,我详细地讲述了合作医疗的各项政策,但是老王好像并不太感冒。却一个劲地和我讲着他收稻子扛包,身体倍儿棒,也根本用不上合作医疗,但老王还是缴纳了150元农合款,因为支持我们村干部工作,王叔的新农合一年也没落下过。
2019年老王突发中风。高昂的手术费用让老王的家人感到了压力。我得知老王生病以后,第一时间赶去医院看望老王。望着躺在病床上的老王,我鼓励他保持好心态,积极与病魔做斗争。并且不用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有政府的民生工程给我们做后盾,什么都不用担心,合作医疗就是防止生大病的,参加了合作医疗就可以报销,花费金额较大的话,还可以申请大病救助,听了我的话后老王一家压在胸口的大石头落了下来。
老王那次生病手术费用共三万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大概两万多,自己就花了一万不到,出院后他逢人便夸政府的民生工程好,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自己的家庭不会因为病魔的来袭而负债累累。不仅如此他还以实际例子给大家讲述民生工程的福利,替那些不愿意缴纳新农合的人答疑解惑,现在我们村基本能保证全部参保,作为村干部,看到大家因享受国家的福利政策而生活发生巨变,我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徐*同根据工作经历口述 潘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