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政协“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专题协商会侧记
“不好意思,超时了” “没关系,你接着说,我们就是要听听企业家的心里话”,9月27日,在滁州市政协“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专题协商会上,一位企业家的“赞与盼”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他的发言令人深思,市政协主席汪建中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一场协商会,从“亭好”品牌说起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任滁州知州,写下《醉翁亭记》,这首千古传诵的散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滁州,因醉翁亭立中国四大名亭之首,亦称“亭城”。
2020年,滁州以“亭”冠名营商环境,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2020年,滁州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20年,滁州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安徽省第三位、全国百强城市第88位,近10年GDP增幅全国第一。
2020年,滁州获评全省平安先进市,连续5年获此殊荣,扫黑除恶成效群众满意度连续3年全省第一位。
滁州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蝶变”。
2021年1月,滁州市政协对照“亭满意”,谋划“231”,以深化“两项改革”为工作重心,以“提升协商质量、完善协商机构、培育协商文化“为支撑的工作体系,打造“协商亭好”的政协品牌。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专题协商会是滁州市政协响应滁州市委、市政府具体行动,也成为打造“协商亭好”品牌的年度“重头戏”。
一场协商会,从企业家们视角来看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说了算。今年7月份开始,滁州市政协成立两个调研组,进企业门、听企业言。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滁州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纷纷点赞滁州“服务好、‘亲’又‘清’、‘亭满意’”。
“现在通过网上提交相关材料,窗口一次都不用跑,营业执照和免费刻制的公章直接寄送”,新开办企业直呼真“给力”。
“原来办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多份材料,现在我们真正体验到了一站式的服务”,企业坦言,现在办事更简便了。
“资金短缺一直是企业的烦心事,中农工建贷款利率低,但是门槛高,很难贷到款,现在创新了很多金融产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资金运转通畅了,让更多的中小企微企业得以”大展拳脚”。
“我们公司是2011年落户滁州,2014年又将总部从河北保定迁到了滁州,并于2019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嘉美包装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些与滁州市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质周到暖心地服务是分不开的。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上下班安全等大小事,都有‘一企一警’民警主动给我们出主意、拿措施。员工的心安定了,企业也就稳了。”在全市538家重点企业、规上企业安排警企联络员,融合全市9家法院诉讼服务中心、35个诉讼服务站,构建一站通办诉讼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滁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滋养。这一切,企业家有着深切的感受。
“公司落户滁州后,从租地、到拿地、到建厂房,我们切身感受到园区和有关部门高效的服务,项目立项以来半年时间,政府就给予了支持资金580多万”,在滁州市“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专题协商会上,意特利公司总经理对滁州的服务、支持称赞有加。
一场协商会,“找短板、谋建议”碰撞思想
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调研组作了《打响“亭满意”品牌 擦亮营商环境“滁州名片”》《恪守公平正义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两篇调研报告,5位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作了协商发言,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共同为滁州营商环境把脉问诊。调研报告指出,对标先进地区、对标高标杆,滁州在城市吸引力、资本市场运作能力、政策平台推广运用、信息共享水平、用工政策环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同时提出要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提升城市吸引力、用好政府投资基金强化产业链发展、提升政策平台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多措并举打破“数据壁垒”、多管齐下缓解企业用工困境等建议。
企业家委员发言简洁明快、开门见山,既反映困难,也给出建议。“在苏滁园,有一批好企业引进的高管人才,大多在三四十岁,子女都在上小学或初中,他们对滁州环境很满意,最担忧的就是子女得不到优质的教育“,意特利公司说出了一些外地高管人才的心声,他们期盼出台政策,对滁州贡献大的企业,要在优质教育资源上给予倾斜,集中调剂一批中小学优质名额,给引进的高管人才,或专门为外地高管人才子女办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场协商会,“抓落实、推跟进”实现闭环
“大家的发言,有思考、有分析、有数据、有事例,视野开阔、站位高远、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作风务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其广对调研报告和会议发言充分肯定,要求市“四最”营商办等相关市直部门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努力把大家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
营商环境建设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滁州市政协主席汪建中总结讲话,更多的从政协助力助推角度提出要求。他强调,就政协来说,要参与打造、持续关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出好力,建好言、献好策;广大政协委员要走在前、作表率,特别是窗口单位委员,要搞好服务,当好“店小二”,做好“引路人”;企业家委员作为市场主体,身处经济发展一线,要当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模范,争做营商环境建设的“晴雨表”“反馈仪”;其他委员要发挥特长优势,多做“尊商、敬商、亲商、爱商”的事。他要求,市政协办公室、研究室和相关专委会,会后快速修改完善,报市委、市政府。同时,迅速跟进跟上,做好“下半篇”文章,形成协商闭环。
据悉,目前,市政协已将协商会议成果形成专题报告,第一时间报送市委、市政府,并抄送市直各相关部门,供党政决策参考;同时将继续用好政协“协商亭好”平台,持续关注建言“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打造。(边叶华 张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