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天气渐寒,走进利辛县富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温控蔬菜大棚内,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芹菜的嫩芽已经破土而出,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几名群众把厚外套脱掉,忙着给新出的芹菜浇水,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富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利辛县永兴镇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核心区的诸王社区,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园内,占地1400余亩,主要发展青梅、芹菜、香菇、丝瓜等产业。
“这是去年新建的钢架温控智能大棚,占地40亩,一个大棚可产芹菜10万斤,顺利销售完预计可见收益近40万余元。”该公司负责人王磊介绍道,产业园在盘活了土地资源的同时,还吸纳许多附近村民来这务工,给他们带来不错的收益,“小芹菜”现在成了当地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大棚北侧的田地里,200余亩的南瓜已经成熟,二十几名村民正在忙着采摘、搬运。61岁的村民李振翠最近每天都会到产业园内务工,“小麦种完后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农活,我和老伴身体还硬朗,以前这个时候都是在家闲聊打发日子,自从有了产业园,我和老伴经常来干活,每人每天80元,日子过得很满足。”李振翠从车上搬下一个大南瓜笑着说道。
大棚外往东100米,一座印有“青梅煮酒论英雄”古木古香的特殊门头格外吸睛,走进园内,除了过季的青梅,园内还套种了冬瓜,个大的冬瓜足有30余斤。王磊说:“园区内种植青梅800余亩,每亩种植40棵,今年是第3年,亩产青梅2000斤,亩产值8000元,到第4-5年可以到丰产期,预计亩产4000斤。这些套种冬瓜基本不卖,附近的村民想吃可以随便来摘,主要是为了园区宣传,为下一步发展青梅旅游业打好基础。”
近年来,永兴镇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突出“一镇一业”、实施“一村一品”,依托产业园的政策扶持,积极筑巢引凤,吸引多个农业发展公司和种植合作社进驻,建立 “园区+社区+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农户“全职+兼职+承包”的三种用工模式,全面促进创业就业,增加群众就业收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使群众富在家门口,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实际,加快推进落实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优化乡村发展布局,科学划分经济发展片区,统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同时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推进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开展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强化产销对接,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永兴镇党委书记周涛说道。(徐凤雷 纪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