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效促进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灵璧县民宗局9月开展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灵城镇皇庙社区利用为民服务大厅广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主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抓学习,助推“学有所获”。召开全县专题学习部署会议1次,深入学习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组织各乡镇党员干部深入村居、田间地头对群众进行“一对一”宣讲,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民族团结工作的意见建议。乡镇利用“三会一课”,发挥领导班子“关键少数”作用,深入各支部联系点上一次关于民族团结工作专题党课;各村(社区)书记,宗教协理员在宗教活动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讲课。在宣传月期间,开展各类集中宣讲60余次,受众人数达2300余人。
在人口集中的商业街利用LED播放器循环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小视频,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抓宣传,助推“学有氛围”。发挥传统宣传阵地先导功能,通过直面群众接地气的宣传方式,精心设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栏30处,悬挂横幅52条,印发彩页3400张,举办宣传活动20场次。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积极制作公益宣传片、微视频5条,通过LED播放器、微博账号、微信群等线上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小视频,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抓载体,助推“学有素材”。宣传月期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系列宣传活动,适逢国庆、中秋“双节”前夕,我县利用为民服务大厅广场、村(社区)“两室一场”等场地,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主题活动,突出节日特色,把民族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资料发放到广大干部群众手中,增强活动吸引力,扩大群众参与度。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开学第一课”活动,增加民族团结课堂内容。引导广大学生绘制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黑板报,激发中小学生爱国热情,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扎根校园。
向民众发放宣传单,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扩大群众参与度。
抓服务,助推“学有所行”。积极发挥少数民族服务站优势,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围绕少数民族在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等方面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方面开展走访慰问和扶贫济困工作,对辖区内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积极引导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梳理50项办实事项目,共受理问题30件,办结30件,办结率达100%。(通讯员 灵统宣)(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