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垃圾分类制度逐渐完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初成,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但与建成高水平垃圾分类处理目标还有距离,仍需多向精准发力,助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一、存在问题
(一)源头减量有难度。舌尖浪费依然严重,餐厨垃圾增量大。外卖行业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2015年全国外卖订单量为17亿单,2018年为109.6亿单,2020年达到171.2亿单。餐饮、酒店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的情况大量存在,到店免费外带仍是常态。快递业多次包装、过度缠绕问题依然严峻,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
(二)便民垃圾分类体系不健全。居民理解却不了解、有意识却没知识,不知道如何分类。政策宣传缺少持久性,垃圾分类便民服务开展不足,“邻避效应”日益凸显,不仅体现在垃圾焚烧选址,小区内撤桶并点纠纷也在逐渐增多,沿街店铺投放垃圾不方便。鼓励政策宣传多,落实少,缺少相应的惩罚举措和执行人。
(三)垃圾分类管理覆盖率不足。垃圾中转环节多,全覆盖管理未能及时跟上。有些地方垃圾回收车未分类管理,造成垃圾混运。除居民住宅外,还有一些行业、或户外场所管控不到位,例如轮船、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渔民等特殊居民,娱乐餐饮场所等,垃圾分类管控相对较疏松。
(四)垃圾后续处理不能及时跟进。高价值回收物趋之若鹜,低价值回收物无人问津。低值可回收物价格偏低,回收成本高,单纯依赖市场难发挥调节作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较为薄弱,存在分拣不规范、回收渠道窄、选择性收购等情况,部分有害垃圾缺乏处置场所。对大件垃圾、装修垃圾、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单一,资源化利用能力不足。
二、有关建议
(一)促进源头减量。持续开展厉行节约宣传落实工作,减少舌尖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大范围开展过度包装专项整治,抓紧制定快递包装回收支撑标准,提高可降解包装材料使用比例。制定餐饮外卖行业垃圾分类标准和技术规范,酒店、餐饮业不得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对其他垃圾可以探索“按量收费”和“按袋收费”模式。
(二)分类注意便民。建立生产者回收责任体系,立法规定生产商需回收使用过的产品,鼓励行业成立本行业垃圾回收企业,探索“押金回收制度”实施,在不同的材料上标明所属垃圾类型,以便民众分类。推广垃圾分类智能回收亭,开发手机APP,鼓励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可回收垃圾采用“定点回收+移动回收”“线上预约+线下回收”的回收模式,快递员上门送快递时可直接回收快递盒。对商户垃圾可定时上门,移动收集。
(三)落实管理责任。发挥基层网格化管控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的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桶长制”,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台账,责任到人,通过设施提升、现场指导、物业分拣等方式,为居民垃圾分类把关。根据片区、小区、单元等上门入户指导分类、定点值守检查评分,从源头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和投放率。娱乐、餐饮等营业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选派垃圾管理专员,负责单位内部垃圾分类,从警察中分类出“环境警察”,对违法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处罚。
(四)强化分类管控。一是高价值回收物市场主导,低价值回收物政策驱动。推进城乡环卫与可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动“回收大军”走向台前,整合废品回收站,建立社区分拣中心。推动垃圾分类龙头企业发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享受增值税全免或按一定比例退税的税收政策。按照不同低价值可回收物品种,按一定的比例取得退税。二是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加快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开发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实现小型化、移动化,让餐厨垃圾成为有机肥、液肥、营养土等产品,制定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生产技术、质量、应用技术标准,同时增强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能力。三是因地制宜制定有害垃圾回收处理方案。建立有害垃圾回收处理工作方案。对有害垃圾实行专桶投放、统一归集、专车运送、专门处置。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可设立有害垃圾集中回收点,每月定时安排专人回收,对于回收的有害垃圾按品种、数量造册登记。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村社区,可由乡村保洁员按月代为回收,然后集中到社区收集登记。回收到社区的有害垃圾由县级以上环卫部门集中规范处理。将促进有害垃圾回收处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列入当地政府考核。
(五)注重全过程监管和宣传。一是增强全过程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设计,细化垃圾分类的工作流程,建立有效督查监管系统,垃圾回收车需安装GPS,确保垃圾回收车数量和分类效率,垃圾的最终处理等固化流程“从一而终”,不定期抽查分类收运企业,实行有奖举报。中转站根据分类要求,构建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二是加强宣传。以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知识普及,通过积分、游戏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社区、单位主导,对认真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从精神、荣誉方面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大学生、企业事业单位志愿者进老年大学、进学校、进幼儿园,多渠道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农工党安徽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