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皖北与长三角城市建立合作工业园的建议
来源:江淮时报 2021-10-27 19:04:05 责编:毛学农 王悦

微信图片_20211027180830

我省出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如何寻找最佳切入点,把方案落到实处是关键。其中采用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办工业园,或采用飞地模式建设,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经济建设的合营模式和“飞地”效应在江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当前我省也有类似模式,如合肥上海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等。其原理其实就是虹吸效应的实际运用。如实现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引进,现在不少地方出台优惠政策抢人才,如天津、武汉、西安等大城市都加入了人才争夺战。人才的引进主要是为经济社会服务,在招商引资政策日渐趋同,其他硬件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人才聚积洼地,实现跨越式的追赶,在皖北建立工业园区(飞地)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为安徽持续发展增添后劲的迫切需要。

建立合作工业园区或飞地的必要性:一是项目引进的必要性,二是人才引进必要性,三是先进管理模式的急需性。可行性:一是两地发展差距大,互补性极强;二是长三角到皖北有着适中的距离,对来皖北工作的长三角市民来说有着极为便利的条件;四是长三角有向外发展的现实需求;五是国家对建立飞地工业园有政策支持。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7】922)支持各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合作模式。

建议由省委、省政府牵头与长三角相应省(市)委省(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皖北市委、市政府负责实施。采用类似与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模式,由皖北所在市划出一个地方,建立类似于特区(飞地)模式,由合作方建设管理,皖北城市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以土地入股模式,共建工业园,实现共赢,共享发展成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蚌埠引入项目难、引进人才难、引进资金难的难题,借用外力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发展。一旦形成此种模式,可以很好解决皖北人才引进难题,项目引进难题,资金配套难题,产业升级难题,从而实现人财物一定规模的聚积,同时也能扩大蚌埠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来皖北发展。

 

作者:万家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