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刘:农家书屋“点对点”精准“送餐”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1-10-28 13:06:39 责编: 王素英

农家书屋是村级文化建设重要阵地,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充分依托农家书屋这一载体,携手辖区24家基层农家书屋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为导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组建一支由退休老干部、退役老兵、优秀青年等群体组成的“红源宣讲队”,结合农家资源补给“驿”站、“红色加油站”等特色亮点培育模式,多措并举激活“四大课堂”,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红色宣讲,融入公益活动聚力“悦”书香,形成党建引领、协同联动、重心下沉、资源下倾、共建共享的全民阅读新格局。

2

党员“先锋课堂”,补足精神之“钙”

高刘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学习阵地,增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陈列《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相关书籍。结合“三会一课”、“固定+特色”主题党日等活动,开设党员“先锋课堂”。通过“传”思想、“帮”学习、“带”新风的“传帮带”形式,讲述身边榜样敬业奉献、爱岗履职、服务为民的故事;围绕当地乡土文化和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经典导读、诵读展演、培训讲座、阅读辅导等语言文化推广活动。引导党员对标先进,帮助“农家书屋”发挥推广阅读、激发学习功能,助力党员学习“走在前列”,在入心入脑、细照笃行上用劲,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智慧和力量,在活动“悦”读中补足精神之“钙”,促进空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干部“青年课堂”,筑牢担当之“魂”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对青年阅读学习的实际作用,高刘街道抓住青年干部这个重要群体,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为青年干部精心定制党史系列课程。举办20余次“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主题活动,通过“读书+观影”、“讲座+交流”、“授课+体验”等形式开展“沉浸式”教育,点燃青年干部学党史的学习热情,加深青年干部对党的历史、党的理论认识,促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活力”。教育青年干部把党史学习和提高自身“四力”水平结合起来,学透党史、读懂党史、讲好党史,时刻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学习革命先辈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老兵“传承课堂”,强壮信念之“骨”

一个老兵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代表着一段历史。高刘街道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为辖区党员群众公益课堂、公益活动的实践阵地,开设退役老兵“传承课堂”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李前宝、合肥市党史专家库成员本土老党员方庆宗等,共读《红岩》、《延安颂》、《铁血将军杨靖宇》等著作,同时结合自身“红色故事”和李坦、谷隅三等本土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开展“退伍老兵讲红色故事”系列宣讲活动,共忆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红领巾”公益沙画活动,再现革命重要场景和英雄人物,学习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童心向党迎百年”公益剪纸活动,有机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和非遗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

1

群众“百姓课堂”,把稳思想之“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史人物演绎党史。高刘街道打造农家“驿”站,第一时间开辟红色阅读角、匹配专职管理员、设置“红色书吧”建成“红色记忆馆”,为农家书屋增添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实物书籍”500余册,丰富学习内容方便辖区群众随时随心阅读红色书籍,汲取红色营养。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年老行动不便党员送书、送学、送读上门,燃起党员群众的学习热情,真正让农家书屋成为党史学习的“实境课堂”。为打破农家书屋作为线下载体的局限性,高刘街道结合远程电教、学习强国、先锋网等线上平台丰富农家书屋“书架”内容,持续开展“云悦读”进基层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和农家书屋相融合,进一步织密织牢为民服务网络,群众在农家书屋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前行的动力、奋进的信心。下一步,高刘街道农家书屋还将推出“菜单式”服务,以百姓“点单”、书屋“接单”的形式,让服务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真正把惠民实事办到田间地头、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通讯员 陈佳佳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文/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