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基本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对于提升我县学生素质、人口素质,进而推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1.多渠道拓宽学前教育资金补给。一是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补贴。目前我县每年对公办幼儿园拨付5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该标准为现行补贴最低标准,建议在财政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在适当范围内提高保教费收费标准。我县公办幼儿园现行的收费标准是2012年制定的,该标准的制定出台对当时幼儿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近年来物价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收费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要,可结合物价增长幅度和人民群众接受度,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收费标准。
2.继续加强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一是相关部门能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核定的幼儿教师编制数,或创新形式,及时为公办幼儿园补充教师。二是严格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对所有新招聘的教师(含政府购买服务)设定一定服务年限,在服务年限内不得随意调动或退出,减少教师的流动性。三是在学前教育教师招聘工作中对政府购买服务教师给予一定倾斜。在招聘有编制幼儿教师工作中拿出部分名额,用于招聘已通过我县政府购买服务的幼儿教师,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四是学习外地经验,在定向培养指标中增加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师指标。
3.改造老城区公办园。对老城区的第一、二、三、四幼进行改造,增加学位数,改善办学条件。
4.提前谋划幼儿园建设用地。有关部门结合农村振兴工作,切实把新建幼儿园建设专项用地纳入规划。
5.多渠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一是建立教师培养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各层级教师3—5年发展规划,培养一批“名师”,并设置“名师”奖励与任务驱动机制,打造一批专业保教队伍。二是加强专业引领。充分发挥教研室、县、市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开展针对性的指导,让“引领”落地有声。三是加强联合教研。建立多联机制,运用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解决教师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科学保教水平。四是坚持共建帮扶。参照我县城区中小学联盟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推进城乡集团化办学,以城区优质园、乡镇中心园为龙头,发挥优质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引领其他公、民办幼儿园协同发展,实现办园品质、保教水平整体提升。五是坚持幼儿园评估与考核全覆盖。所有公民办幼儿园每学期至少接受1次以上的专项调研或综合调研,以考核调研促规范和发展。
作者:刘勇 蒙城县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