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从10月27日至10月31日在全省开展“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迎接党代会建言献策活动,集思广益、开门问策,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为响应省委的号召,建议:
一、逐步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一是农民、城镇体制外人员退休后每月只拿到一百多元的退休生活费,与体制内人员退休待遇千差万别,而且体制内人员退休后也和未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一样,每年也拿“绩效”工资几万元,体制内人员无论是否退休,每年每人都要额外多拿几万元所谓的“绩效”工资,致使有限的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他们渴望能够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关心,逐年提高养老福利待遇,以消除他们的怨气。二是目前我省各地持有一、二级残疾人证的人,均每年每人享有生活补贴800元,其他持有三、四级残疾人证的人,没有这项政策补贴。他们恳求党和政府对所有持证的残疾人,无论级别,只要家庭生活困难,符合申请条件,均应该享有生活、护理补贴,并逐年提高标准。三是对60岁以上的低保户,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打针,收入少支出大,应出台新的增加收入政策,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四是现在的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还是私营,都存在收费高,小病大治,大处方,多检查,尽管提高了报销比例,但个人支付的钱仍然是个负担,老百姓确实付不起。希望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尽量让老百姓少掏钱,这也是增加老百姓收入的一个方面。
二、国有企业多想想劳动者疾苦。农民等劳务工代表反映一些国有企业劳务用工存在问题:他们是通过劳务公司到国有企业做苦力,每个月工作满240小时才能拿到3600元,劳动强度大任务重,工资水平低,很苦很累,而且发现一点不是就骂和罚款,中午带饭吃,我们既没有话语权更没有监督权。尽管这样,我们只能忍声吞气,敢怒不敢言,否则遭开除。还有我们在上下班的路上跌倒,出现了交通事故,也漠不关心,更不算工伤事故。希望党和政府依法依规保护我们这些农民工的最基本的合法权益,比如休息权、工伤权利、节假日工作补贴,还要劳动合同,在工作管理上实行人性化,尊重人权,在管理上创新,给我们这些成百上千名农民工合理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管理权,让我们有尊严的劳动并获得应有的报酬。企业尊重劳动者,劳动者就会为企业出力流汗。充分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既是稳定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许许多多只为生计、抛家别子的农民工兄弟,国有企业多想想劳动者疾苦,少盘算点企业的得失;对劳动者少点空话套话,多点真心实意,实实在在替劳动者讲实话干实事,劳动者一定会在其岗位上做出更多的成绩。
(何宗文 池州市信访评议团团长、贵池区人大常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