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上明确指出:“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有盼头、有甜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农村房屋是农民安身之本,加快消除农村房屋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刻不容缓,我省也出台相应的排查整治实施方案。但排查中发现农村房屋的建筑结构、水泥标号、钢筋大小等无规范要求,大都无设计图纸,随意性大,建筑质量差、结构不合理、防震抗震无保证、原始资料缺失、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倾斜、墙体开裂、变形,墙体砌筑质量差,墙体开裂、风化、破损等问题普遍存在。
为此建议:
一、落实行业监管制度
(一)明确监管责任,完善农村建筑施工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各乡镇、村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任务分工,狠抓工作落实。搭建农村房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二)夯实主体责任。各村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牵头组织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排查整治工作。
(三)建立整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县、乡、村三级建立重点整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户、销号一户。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农房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二、对农村房屋整治工作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加强新政策宣传。
(二)加强对乡村闲置宅基地的统筹规划。
(三)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改造的原则。
(四)按照“分类管理、分级监测、分层整改、分步解决”的工作思路切实将解危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机制。
(五)整体危险和局部危险房屋分类制定处置措施。
(六)依据省市相关改造整体方案,向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寻求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确立农村住房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推动多部门联合联动机制,强化建筑全寿命管理概念,探索住房保险在房屋安全管理中的金融杠杆作用,建立健全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解危工作新格局。
(七)对农村房屋整体规划进行城镇开发,探索打造新农村特色小镇。
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创新建设理念,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郑贤坦 九三学社合肥瑶海区基层委、中铁六院合肥院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