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山区宜构建长三角医疗+养老“后花园”
来源:江淮时报 2021-10-29 11:38:20 责编:曹昱 郑亮

公号3

近年来,长三角都市圈“异地养老”趋势突进,浙江等地相继建设“老年城”“养老社区”“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鉴于我省山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养生养老福地,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养老成为“朝阳”产业,建议我省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战略大背景下奋力“抢摊”,将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大手笔规划建设和培育,着力在山区打造长三角都市圈健康养老“后花园”。这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共进、美丽、开放、幸福”安徽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城乡医疗+养老资源布局、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为此建议:

一、省属医院和医科大学在山区市、县设立“医疗+养老”特色分院,构建“医院极核+休疗养+居住养老多点链接网络”空间布局。此举将走活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盘“大棋”,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广覆盖服务基层、改善山区群众就医条件,吸引大城市专家、市民来山区旅居养老构筑人才高地,盘活生态旅游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激发形成“绿色智慧、共创未来”新业态。

二、健康养老产业上升到长三角地区战略合作决策层面,缔结“异地养老”合作联盟。构建医保、社保“双通一体”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行业市场体系,促进“候鸟”式、“休闲度假”式养老向“全天候”式、“智慧社区”式、“飞地”式养老格局转变。

三、建立“居家+社区+医养结合”互助式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建设互助式养老社区。社区公共服务强化养老保障功能,构建“日常生活、健康管理、兴趣爱好、心理慰籍、义工志愿、健康生活方式”六个互助平台。按照六个“老有”要求,政府主导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养老机构和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康复服务、紧急求援等养老服务业。让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增长点”。

四、打造“产业+医疗+健康养老综合体”,促进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医疗养生养老综合体,促进健康与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绿色食品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健康、旅游休闲养生、长寿等关联产业,拉长养老产业链,开发养老衍生产品。引入健康服务业活水,注入养生养老、科学教育、文化创意血液,创建“健康+产业”“健康+休闲”“健康+体育”“健康+养生”“健康+养老”“健康+教育”“健康+文化”“健康+扶贫”“健康+互联网”新模式, 构建“环境山”“产业山”“健康山”三山并立新格局,展现“青山”“金山”“宝山”三山融合、有机统一新风貌。

(李和平  黄山市黄山区政协经济委主任、区政协委员)